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桂本与宋本方药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桂本与宋本方药比较

桂本与宋本《伤寒》方药比较 魏雪舫? ?? ? 仲景著作,自古本发现以来,已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其中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原名白云阁藏本)为最佳。该书论述详尽,内容丰富,说理真实,用之有效。既可补宋本文献之缺失,又能借以订正不少条文因错简讹脱所致之谬误。不仅文字内容较通行本多三分之一,尤其是还保存了近百首汉代佚方.这对于加深了解中古时期的医药成就,更显得十分重要。现从古本所载方药部分,与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进行比较分析。经初步统计发观,除桂本多出方剂80余张外,还有不少方同药异,方异药同的许多现象,而宋本载方,桂本所无者,亦在数十张以上。从其异同之处,不难看出宋本疑阙之多,而且在方证符合,用药繁简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有待于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验证。 一、桂本与宋本方药异同考证 ? ? 为方便检索,兹择要录出,以资参考。(《桂林古本》原据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二版。该书无方剂索引。现有民间中医网经典古籍编撰组整理校印之新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内容完备,文字无误,标点正确,条目清晰。附编方剂索引,极便检索。今据此书于古本佚方后面加注页码,可以查对。) ? ? (一)、桂本载方??宋本所无 ? ?? ? “卷三?伤寒例”: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23、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23、桂枝当归汤63、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24、当归附子汤24。 “卷四?温病”:小柴胡加黄连牡丹皮汤33、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33、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34、大黄黄芩地黄牡丹皮汤34、`黄连黄芩栀子牡丹皮芍药汤34、猪苓加黄连牡丹皮汤34、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34,35、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35、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35、大黄香蒲汤`35、茯苓白术甘草汤35、`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皮汤36、栀子汤`36,37,66、白虎加地黄汤`36,37、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37。 “卷五?伤暑病”: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39、百合地黄加牡蛎汤`39、栝蒌茯苓汤39,40、竹茹半夏汤`40、猪苓加人参汤40、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41、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41、人参石膏汤41。“卷五?热病”:黄连黄芩泻心汤41,42、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42、大黄厚朴甘草汤42、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42、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 “卷五?湿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43、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43、白术茯苓厚朴汤`44、麻黄茯苓汤44、鼻塞方45。“卷五?伤燥病”: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47、麻仁白蜜煎`47、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47、黄芩牡丹皮栝萎半夏枳实汤47、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48。 “卷五?伤风”:黄连黄芩麦门冬桔梗甘草汤48、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49、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49、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皮汤49。 “卷五?寒病”: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50、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51、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51。 “卷六?太阳病上”: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57、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57,58。 “卷七?太阳病中”: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70。 “卷八?太阳病下”: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73、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73、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73,74、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74、葶苈栝萎桔梗牡丹皮汤74、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74、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74、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74,75。 “卷九?阳明病”:白蜜煎88。“卷十?太阴病”: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99、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99、人参自术芍药甘草汤99、厚朴四物汤99,100、理中加黄芪汤100、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100、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100。 “卷十一?少阴病”:四逆散(即四逆汤改为散剂)105,106。 “卷十一?厥阴病”: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109、人参附子汤110、人参干姜汤110、柏叶阿胶汤111、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112、黄连茯苓汤114,115、小柴胡加茯苓汤117。 “卷十二?霍乱吐利病”: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119、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120、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120、`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120、理中加附子汤120,121。 “卷十二?痉阴阳易差后病”: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123。 “卷十三?疟病”:白虎加桂枝人参汤130。 “卷十六?妇人各病”:干姜人参半夏丸154、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157、黄芪当归汤158。 以上共87方。其中“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与“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用量虽异,药味相同,故仍作一方。与诸家统计为88方基本相符。此外,尚有宋本有名无方的“禹余粮丸、胶姜汤、黄连粉”等三方。故桂本较宋本实际多出90方。 ? ? (二)、宋本载方??桂本所无 ? ?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伤寒沦》方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金匮要略》所载附方部分,或标明引自《千金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