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我国的气候资源专用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2我国的气候资源专用课件

二、 我国的气候资源 (一)我国气候的特点: 大陆季风性气候 东南地区季风性气候显著 降水量>蒸发量,东南部年降水量400-2000mm,80%集中分布在作物的生长季节 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强烈 干旱少雨,日照充足,降水量<蒸发量,温差大、冬冷夏热 温度和降水变化大 一般年变率:15%-25% 年降水量变化 >1000mm <400mm 代表地区 东南沿海 台湾基隆港3000mm/214d 西北内陆 新疆吐鲁番16.4mm 温度年较差变化大,冬季温度比世界同纬度地区低 年较差变化℃ 10-20 20-30 30-40 >40 代表地区 华南 长江流域 华北、东北南部 东北北部 灾害性天气:干旱、洪涝、低温冻害、泥石流、台风等 (二)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 1、光能资源 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北纬20-50度的中纬度地带 全年太阳的总辐射:100-200kcal/cm2,光能资源丰富 全国年日照时数:1200-3400h 四川、贵州是我国云量、雾日最多的中心,日照最少1200-1400h 内蒙西部.新疆东部.青海北部.甘肃北部日照最多3200-3554h (二)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 2、热量资源 无霜期(纬度、地形影响) 全国相差很大,变化规律为: ? 地 区 大兴安岭 新疆东北 东北.内蒙.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新疆北部 新疆南部 青海东部 华北平原 陕西山西 无霜期d <100 100-150 <150 90-120 180-220 地 区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四川盆地 贵州山地 岭南山地及以南. 云贵高原南部 云南南部 广东及以南 无霜期d 230-280 >300 260-270 300-350 终年无霜 (二)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 3、降水资源 影响因素 季风、海陆分布、地形 降水量 自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减少 南方>北方,山地>平地 ? (二)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 降水资源 年等雨量线延伸 EN→WS 例: 以北和以西地区,大陆性气候 蒸发量(>1500mm)>降水量(<400mm) 400mm等雨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青海同德→西藏那曲、拉萨 以南和以东地区,海洋季风性气候 降水量(>400mm)>蒸发量(<1500mm) ? (二)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 降水资源 降水强度 夏季>冬季,沿海>内陆 ? 季 节 夏季 秋季 夏半年 (春分→秋分) 冬半年 (秋分→春分) 降水强度 (占全年%) 53.3 8.6 78.5 21.5 (二)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 降水资源 降水季节分配 北方→雨季短,且集中在夏季 南方→雨季长,全年分配较均匀 四季分明 →夏秋两季降水占全年的3/4以上 ? (二)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 降水资源 区域性灾害 干旱→冬、春、伏旱 洪涝→水灾、塌方、泥石流 阴雨→江南梅雨、四川秋雨 ? (三)我国的气候区划 1、气候区划 20世纪50-60年代 中国科学院→全国性气候区划 划分结果 《中国气候区划》 9个气候带→22个气候大区→45个气候区 ? (三)我国的气候区划 一级区划→气候带 划分依据:热量状况 划分指标: >10℃积温,最冷月均气温,年最低气温等 气候带分带积温临界值: ? 气候带 温带和亚热带 亚热带和热带 年积温℃ 4250-4500 8000 (三)我国的气候区划 一级区划→气候带 划分结果: 9个气候带和1个青藏高原气候区 S→N ?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南热带 南亚热带 南温带(暖温带) 中热带 中亚热带 中温带(温带) 北热带 北亚热带 北温带(寒温带) (三)我国的气候区划 二级区划——气候大区 划分依据: 水分状况(干燥度K) 划分指标: 划分4种气候类型 ? 气候类型 湿 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 旱 干燥度K <1.00 1.00-1.49 1.50-3.49 >3.50 (三)我国的气候区划 二级区划——气候大区 每个气候带又划分1-4个气候大区 划分结果: 9个气候带→18个气候大区 1个高原气候区→4个气候大区 ? (三)我国的气候区划 三级区划——气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