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疲劳强度第一章
疲 劳 强 度 使用书目 疲劳强度 高镇同 主编 北航印刷所 结构疲劳强度 吴富民 主著 西工大出版社 疲劳强度设计 徐 灏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抗疲劳设计 赵少汴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疲劳设计 赵少汴 王忠保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设置 第一章 疲劳破坏的特征和断口分析 第二章 金属材料疲劳强度 第三章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第四章 疲劳载荷谱 第五章 累计损伤理论 第六章 局部应力应变法 第七章 提高零构件疲劳强度的方法 * 第八章 抗疲劳设计 * 第九章 疲劳试验 考核要求 平时成绩 50% 考试成绩 50% 引 言 1954年1月10日,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彗星1号客机从意大利罗马飞往英国伦敦,起飞后不到半小时,机身突然在空中破碎,从9000米高空坠入地中海,机上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引 言 5月2日,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另一架彗星飞机从印度加尔各答机场起飞后坠毁,机上42人全部罹难。 5月8日,彗星式再度发生空难,那架彗星式客机原本计划由罗马前往埃及开罗,但在起飞后失去联络,事后在意大利南方海岸发现飞机残骸和遇难乘客遗体。 引 言 这次事故震惊了全世界,英国的航空专家由此成立专门的调查组调查事故,结论是:彗星式飞机在飞行中由于金属部件发生裂痕而造成了解体事故。产生这种裂痕的原因就是金属疲劳。 引 言 1998年6月3日,德国一列高速列车在行驶中突然出轨,造成100多人遇难身亡的严重后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一节车厢的车轮内部疲劳断裂而引起。 课程目的 疲劳强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疲劳强度理论,掌握失效分析、疲劳评估和抗疲劳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飞机、船舶、车辆和电站等动力机械的疲劳断裂问题。 引 言 疲劳的定义: 材料在循环应力或循环应变作用下,由于某点或某些点产生了局部的永久结构变化,从而在一定的循环次数以后形成裂纹或发生断裂的过程称为疲劳。 引 言 疲劳的分类: (1)按研究对象可以分为材料疲劳和结构疲劳; (2)按失效周次可以分为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 (3)按应力状态可以分为单轴疲劳和多轴疲劳; 引 言 (4)按载荷变化情况可以分为恒幅疲劳、变幅疲劳、随机疲劳; (5)按载荷工况和工作环境可以分为常规疲劳、高低温疲劳、热疲劳、热—机械疲劳、腐蚀疲劳、接触疲劳、微动磨损疲劳和冲击疲劳。 第一章 疲劳破坏的特征和断口分析 §1-1 疲劳破坏的特征 疲劳破坏的特征和静力破坏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五大特征: (1)在交变裁荷作用下,构件中的交变应力在远小于材料的强度极限( )的情况下,破坏就可能发生; (2)不管是脆性材料或塑性材料,疲劳断裂在宏观上均表现为无明显塑性变形的突然断裂,故疲劳断裂常表现为低应力类脆性断裂。 第一章 疲劳破坏的特征和断口分析 (3)疲劳破坏常具有局部性质,而并不牵涉到整个结构的所有材料,局部改变细节设计或工艺措施,即可较明显地增加疲劳寿命。 (4)疲劳破坏是一个累积损伤的过程,需经历一定的时间历程,甚至是很长的时间历程。实践已经证明,疲劳断裂由三个过程组成,即(I)裂纹(成核)形成,(Ⅱ)裂纹扩展,(Ⅲ)裂纹扩展到临界尺寸时的快速(不稳定)断裂。 第一章 疲劳破坏的特征和断口分析 (5)疲劳破坏断口在宏观和微观上均有其特征,特别是其宏观特征在外场目视捡查即能进行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判断是否属于疲劳破坏等。图1—1及图l—2所示为磨床砂轮轴及一个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典型断口。图中标明了疲劳裂纹起源点(常称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常称光滑区)及快速断裂区(也称瞬时破断区,常呈粗粒状)。 第一章 疲劳破坏的特征和断口分析 §1-2 疲劳破坏的断口分析 宏观分析:用肉眼或低倍(如二十五倍以下的) 放大镜分析断口。 微观分析: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包括透射型及扫描型)研究断口。 第一章 疲劳破坏的特征和断口分析 1、断口宏观分析: (I) 疲劳源:是疲劳破坏的起点,常发生在表面,特别是应力集中严重的地方。 如果内部存在缺陷(如脆性夹杂物、孔洞、化学成份偏析等),也可在表皮下或内部发生。 另外,零件间相互擦伤的地方也常是疲劳破坏开始的地方。 第一章 疲劳破坏的特征和断口分析 (II)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做香囊(课件)-三年级上册劳动.pptx VIP
- 新思路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第一册.docx VIP
- 2025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合成氨工艺】考题(含答案) .docx VIP
- 重庆市人民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_学科竞赛.pdf VIP
- PC(装配式)结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民警心理健康辅导课件.pptx VIP
- 考古与文物 讲座7-2元、明、清时期的瓷器.ppt VIP
- 考古与文物 讲座6-3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作伪与辨伪.ppt VIP
- 期末综合题训练-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