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专题研究之耕地整理潜力研究.docVIP

沛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专题研究之耕地整理潜力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沛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专题研究之耕地整理潜力研究

沛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专题研究之一 ——耕地整理潜力研究 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属黄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地总面积1605.01平方公里。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展,耕地急剧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实施耕地整理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对保证沛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沛县土地利用现状 1.1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沛县耕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5.63%;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例为13.32%。按照土地分类体系,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为沛县总面积的59.87%,是沛县土地利用的主体(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见附录、表1-1和图1-1)。 图1-1 2006年沛县土地利用结构图 表1-1 2006年沛县土地利用现状表 类 型 面积(公顷) 比例(%) 农用地 耕 地 73232.75 45.63 园 地 8640.79 5.38 林 地 895.82 0.56 牧 草 0.00 0.00 其他农用地 13313.89 8.29 小 计 96083.25 59.86 建设用地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21375.07 13.32 交通运输用地 1017.91 0.63 水利设施用地 1857.5 1.16 小 计 24250.48 15.11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土地 599.10 0.37 其他土地 39569.86 24.66 小 计 40195.96 25.03 合 计 160502.69 100.00 1.2农用地结构特点 ⑴张庄、张寨、河口、敬安、栖山、朱寨六个镇的耕地面积占该镇土地总面积的60.00%以上;胡寨镇、五段镇耕地面积不足该镇总面积的35%;老煤矿生产基地——杨屯镇和龙固镇,耕地比例小于30.0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功能分区规划,沛城镇城市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耕地有迅速锐减的趋势。 ⑵园地以果园和桑园为主,果园和桑园主要分布在大沙河两岸的栖山镇、鹿楼镇和河口镇。 ⑶林地以有林地为主,主要分布在大沙河两岸的沙河林场、原种场以及鹿楼镇。 ⑷其他农用地包括畜禽饲养用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养殖水面、田坎和晒谷场等用地。 1.3耕地利用特点与问题分析 ⑴耕地利用特点。①耕地面积为73232.75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5.63%,比例较高;②园地和林地比重较小,没有牧草地;③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特别是水资源的差异造成部分乡镇主要耕地类型是旱地;④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县城所在地附近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减少;⑤地下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土地破坏,耕地数量减少,如沛城镇、龙固镇、杨屯镇、大屯镇以及安国镇等;⑥部分乡镇其他农用地数量和比重较大,可以通过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⑵耕地利用的问题分析。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建设占用耕地,耕地的数量和人均耕地量均减少,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深;②矿产资源的开采破坏土地,降低土地质量,促使人地关系更加紧张;③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效益不高。 2 耕地整理潜力分析 2.1耕地整理潜力的基本含义 潜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一定条件和特定用途下,某种指标可能提高或节约的能力。耕地整理潜力是一定时期内,在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扩大耕地有效利用面积的能力。 根据耕地整理潜力含义,可以将以下利用类型的土地归纳为整理对象:①利用率低的土地。表现为缺少统一规划布局,布置相对零乱,地块中有较多的其他闲散土地,如苇地、荒草地、坑塘水面等;②利用效益较低的土地。表现为有效利用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如自然条件不好、配套设施布局不合理造成的资源不充分利用等;③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都较低的土地。这种类型的土地表现为上述两种之和,是农用地整理的重点对象。 2.2沛县耕地整理内容 依据沛县农用地结构(表1-2)可以得出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和坑塘水面面积所占比重比较大(比例为10.64%)。所以,通过合理布置田、路、沟、渠、林等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土地平整、农田灌排设施的配套和土壤改良,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表1-2 沛县2006年农用地现状结构 单位:公顷,% 类 型 面积 比例 耕 地 73232.75 76.22 园 地 8640.79 8.99 林 地 895.82 0.93 其他农用地 畜禽饲养地 113.59 0.12 农村道路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