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林徽因辉煌背后生活的剖析
对林徽因辉煌背后生活的剖析
[摘要]林徽因 ,我国20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家及著名诗人、作家,曾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那个时代上空的临水照花人。围绕在她身边的三个男人,他们纠结着她一生的美丽与哀愁:一个与她比翼双飞,成就“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佳话;一个因她而亡、成就诗坛金童双璧的凄美绝响;一个则为她终身未娶、演绎民国末世的爱情传奇。然,这些仅仅是她生活中美丽的一部分。在时代变迁,生活艰苦,疾病缠身,社会战乱等背景下,依然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和遗憾,但她从未忘记为目标而奋斗。
[关键字]林徽因;爱情;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成就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一、家庭背景
根据梁从诫作为儿子的角度解析他对林徽因的印象,林徽因是一个面瘦清癯、消瘦的病人,一个忘我的学者,一个用对成年人的平等友谊来代替对孩子的抚爱的母亲.林徽因虽然生活在背景良好的家庭里,不缺乏物质上的需求,也不缺乏交际,还能结识一些顶尖人物,但这样的家庭在另一方面也给她的精神追求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她父母的婚姻是家庭包办的一个不幸的结合.她的母亲虽然容貌端正,却是一位没有受过教育的不识字的旧式妇女, 因为出自有钱的商人家庭,所以也不善女红和持家,因而既得不到丈夫,也得不到婆婆的欢心。婚后八年,才生下第一个孩子——一个美丽、聪颖的林徽因。这个女儿虽然立即受到全家的珍爱,但她母亲的处境却并未因此改善。她父亲不久又娶了一房夫人。她的母亲从此更受冷遇,实际上过著与丈夫分居的孤独的生活。林徽因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矛盾之中,常常使她感到困惑和悲伤。她爱父亲,却恨他对自己母亲的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她以长姊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然而,这个半封建扭曲了的人际关系的家庭却在精神上深深地伤害过她。也是因这一切,她后来的一生中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式的温顺,反而不断地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
二、理智的选择感情
在1920年4月,林徽因随她父亲一起游历欧洲时,带着敬畏之心结识了徐志摩,他们谈文学,谈人生,后来谈感情。从异样的眼神里,林徽因敏感的内心感受到了徐志摩的浓烈情感,但刚开始,她是拒绝的,因为按照父亲的心愿,她已与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定了亲。但后来在徐志摩的狂轰滥炸之下,林徽因慢慢感受到了忐忑惊喜。她知道,徐志摩是爱她的,只是在炙热的情感之外有着隐隐纠结夹杂的痛,因为在感动于他能够抛弃家庭追求自己的同时,她也愤恨于徐志摩对家庭的无情。恰好此期间,她的父亲林长民也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她,徐志摩不过是个始乱终弃的才子,她也不过只是他生命中的一场流星雨。于是林徽因用她女人特有的心智,结束了和徐志摩一段无望的爱恋。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面前,做出这样理智的决定实着让热觉得惋惜,但事实证明她并没有错。在她的生命中除了她丈夫外的第二个男人金岳霖的退守之恋中也能证明这一点。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女子受到多方男子的爱慕,但要做到像林徽因这样理智的处理好感情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三、活着的意义
林徽因致舒适的信中说道:“就是在横溢奔放的情感中时,我便觉到抓住一种生活的意义,即使这横溢奔放的情感所发生的行为上纠纷是快乐与苦辣对渗的性质,我也不难过不在乎。” [1](P167)从这信中可知林徽因乐观的性情和明确的目标。早在她不到二十岁时,就立下了学建筑的志愿;因为她觉得建筑是一个“把艺术创造与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而且建筑所需的不只是奔放的创造力,更需严谨的测量,技术的平衡以及为他人设想的体恤和巧思,这能让她的聪慧、才干和天分都得以施展。1931年开始,林徽因作为梁思成的同事和学术上的密切合作者,曾多次同他和其他同事们一同在河北、山西、山东、浙江等省的广大地区进行古建筑的野外调查和实测。当年,他们到这些地方去实地考察,常常不得不借助于原始的交通工具,甚至徒步跋涉,餐风宿雨过着艰苦简陋的生活,与寻常都市相较,至少有两世纪的区别。然而,这也给了像他们这样长久生活于大城市中的知识份子一种难得的机会,去观察和体验偏僻农村中劳动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淳朴的作风。这种经验曾使林徽因在思想感情上发生了很大的震动。1937年6月,林、梁夫妇再次深入五台山考察,骑著骡子在荒凉的山道上颠簸,去寻访一处曾见诸敦煌壁画,却意外发现久已湮没无闻的古庙——佛光寺,并确证其大殿仍是建于唐代后期(公元857年)的原构,也就是当时所知我国尚存的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物(新中国成立后,在同一地区曾发现了另一座很小的庙宇,比佛光寺早七十多年)。这一发现在中国建筑史和他们个人的学术生活中的意义是非同小可的。然,生活也并不是真的那么一帆风顺。当他们从深山中走出时,等着他们的,便是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于是也开始了他们的逃亡生活。
四、动荡的社会,逃亡的生活,悲痛的同时有着乐观的态度
在逃往四川的路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