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小说是以塑造( )为中心,通过( )叙述和( )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三大要素是: ( ) 人物形象 人物、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鱼虫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有: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自然环境:“天气那么暖和, 那么晴朗……” 社会环境:“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等 交待背景。 反映小弗郎士的幼稚、纯真。 渲染一种悲剧气氛。 小说按篇幅、容量分( , , , )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分为 ( , , , ) 四个部分,有的小说还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长篇 开端 高潮 发展 结局 短篇 微型小说 中篇 (法 ) 都德 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凭借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小东西》一举成名。他的短篇小说有很多都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短篇小说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成为爱国主义名篇。 故事背景: 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伦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背景 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踱来踱去 郝 叟 懊悔 捂 惩罚 钥 匙 祈 祷 哽 咽 督学 膝头 小 弗 郎 士 duó hǎo sǒu ào wǔ chéng yào shi qí d?o g?ng yè dū xī fú láng 多音多义字: 宁 ( )宁可 ( )安宁 nìng níng 帖 ( )字帖 ( )请帖 ( )妥帖 强 ( )强迫 ( )强劲 ( )倔强 tiè tiě tiē qiáng qi?ng jiàng 咽 ( )咽喉 ( )细嚼慢咽 ( )呜咽 yān yàn yè 1本文的题目《最后一课》是什么意思?它包含了什么特殊含义? 整体感知: 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 在这最后一课中,整个沦陷地区人民的爱国热情和亡国之恨都在这最后一课中迸发了出来。 读小说要抓住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2.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小说情节? “我”——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我”的见闻感受是本文的线索。 3、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一、上课路上 二、上课前 三、上课中 四、下课后 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1、小弗郎士赶到学校后,发现学校和课堂里出现了哪些不同寻常的情况?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 细读品味,感悟交流 气氛 学生 平时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今天 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还有镇上的人。 教师 平时 今天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平时“我”会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 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