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讲义
北京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3、电视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 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③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三、互联网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风靡全球 互联网的发展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4、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5、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居世界 第五位; 6、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 世界第二位; 7、截至2009年1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98亿。 互联网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想:互联网有着怎样的优势? 列举互联网应用的事例: 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做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害处大还是益处大? 利 弊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互联网的弊端: 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信息来源渠道不确切 不同的媒介各有自己的优点和自己的特色栏目,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的需要,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是同时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无论是报刊、电台、还是电视,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 探究学习小结 可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可给人们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 可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可以扩展人们的视野 可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 从本质功能看: 从娱乐功能看: 从联系功能看: 请谈谈四大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通信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服 饰 饮食 居住 交通工具 社会习俗 邮电通信 报纸 影视 互联网 单元小结 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世纪末,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B. 近代国人最早在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C.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报、《中央日报》等报刊 2、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B D 3、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A. 报刊 B. 电影 C. 电视 D. 互联网 D 4、“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2)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3)社会风俗的特点: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 * * * 古人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可能吗? 大众传媒 中国的宪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众传媒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目前中国有2000多家报纸、9000多种期刊、306家广播电台和369家电视台。到2002年末,全国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70座,有线电视用户9857万户;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3%和94.6%,基本形成了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 课程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淘宝店铺运营方案ppt.pptx VIP
-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ppt课件-课程.ppt VIP
- 【人教七年级上册数学情境课堂课件】 3.1.3 反比例关系 课件.pptx VIP
- 2025-2026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测试卷(附答案).pdf VIP
-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ppt(完整版).pptx VIP
- 陕2022TJ067厨卫装配式钢丝网混凝土排气道系统建筑构造图集.docx VIP
- 八大危险作业票八大危险作业票.doc VIP
- DB53T684.10-2015 昭通乌天麻 第10部分:初加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含答案)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检测).pdf VIP
- 什么叫电击和电伤.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