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转型:从实践到理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转型:从实践到理论

第六讲 转型经济学:从实践到理论 一、本讲引言 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形成源自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中国、东欧以及前苏联30余年来政治经济体制大规模变迁的观察、比较、反思以及综合归纳,转型经济学研究层次的拓展与研究主题的深化决定了转型经济学必然呈现出跨学科综合的趋势。 本讲对转型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制度——演进学派研究范式”、“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以及“比较经济学研究范式”作了评述。 吴垠刘灿的观点 我们认为: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不能是对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进行简单的内容置换,而应当是使这些既有的理论范式逐渐融合为一体并突出强调转型经济学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内核、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客观公允的转型绩效评价方式,这样才能使转型经济学成为一门既具有相当历史厚度,又紧贴当代各国经济改革发展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前瞻未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体系。 论题缘起 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形成源自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中国、东欧以及前苏联30余年来政治经济体制大规模变迁的观察、比较、反思以及综合归纳。事实上,至今为止是否可以将转型经济作为一个独特的经济形态加以研究仍然受到质疑。这种质疑在学术界表现为经济学家们对“转型经济学”是否能够成其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存在争论。 两派意见 赞成者 (1)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关于转型研究的文献迅猛增长,使转型经济学这一研究领域开辟、巩固成为现代经济学中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 (2)国内外既有一批相对固定的主要从事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又成立了专业的学术机构并出版相应的学术著作和刊物以扩展其影响力[1]; (3)一些顶尖经济学家已经根据自己对转型过程的理解创立了相应的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其中,罗兰体系(Roland’s System),斯蒂格利茨体系(Stiglitz’s System)、科勒德克体系(Kolodko’s System)和科尔内体系(Kornai’s System)可算作其主要代表 赞成者的案例 [1] 国外以研究转型经济学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机构包括:密执安大学的威廉·戴维森研究所,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斯德哥尔摩转型经济学研究所(SITE),鲁汶天主教大学的LICOS,爱丁堡黑里约瓦大学的经济研究和转型中心(CERT),布拉格的经济研究中心及研究生教育———经济学研究所(CERGE-EI),莫斯科的俄罗斯———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和新经济学院等等。 而国内从事转型经济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包括:南开大学的转型经济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的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等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也曾多次出版转型经济专题报告,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EBRD)每年出版《转轨报告》(《Transition Report》)来研究俄罗斯、东欧等国家的转型进程。 反对转型经济学学科化的学者则认为: (1)不同政治力量、转轨动因、利益集团的介入,使得转型的初始目的、手段和过程充满冲突和矛盾,各种转型实践模式不是服从于某种共识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正统与例外的矛盾关系,而是并列的关系,因此很难将这些转型模式归纳到一个一以贯之的、有效的理论体系之中 反对转型经济学学科化的学者则认为: (2)转型的过程不是没完没了的,随着中东欧十个转型国家“重返欧盟”[1],俄罗斯踏上“普京路线”以及中国政府宣布在2020年建成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经济转型的过程迟早会成为历史 [1] 这十个国家分别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以及保加利亚。 反对转型经济学学科化的学者则认为: 转型经济学并不是一个有着长久生命力的学科(冒天启,2004),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不能总是局限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引经据典而不顾及当代各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的巨大变化。 引言小结 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提示我们: 必须走出狭隘的转型学术观,特别是要避免简单认同既有的“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或“北京共识”的转型经济学理论框架设定。 以重新定位转型经济学的研究主题、理论内核、主要方法以及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出发点。 全面反思我们对于转型目标的认知局限、对转型过程的简单忽略、对转型经济体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全然漠视,真正提炼出转型经济学可成其为一门学科并为各方所认同的一般性来。 使转型经济学成为一门既具有相当历史厚度,又紧贴当代各国经济改革发展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前瞻未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体系。 二、转型经济学 之 学 科 分 析 (一)转型经济学学科术语的基本界定 转型经济学这一术语最初在国内的传播是与转轨经济学、改革经济学和过渡经济学混用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学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