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末闲谈(修改版)
春末闲谈(教师版)
【教学目标] 】
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
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
3.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
【教学重点] 】
形象化的说理
【教学难点 】
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
【学时安排 】3学时
【学习方法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
第一学时
主要任务
一.学法指导
1.反复阅读文章:
2.质疑,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自己先找答案,课上再与老师一起探讨。
二.学前尝试: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集》、《花边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而已集》等16部。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2.背景介绍
《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的北京。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实行白色恐怖政策,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鼓吹“特别国情”。鲁迅的闲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看似信手拈来,漫不经心,实际包含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二)学前尝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果蠃( ) 螟蛉( )( ) 螫针( ) 绝祀( ) 嘉猷( ) 窠里( ) 孵化( ) 棘手( ) 麻痹( ) 中枢( ) 中风( ) 仓颉( )2.近义词辨析
忽然 突然
辨析:“忽然”,有表示事情很快地发生或变化的意思。但比起“突然”,令人意外的程度比较小。“突然”,是表示情况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突如其来,令人觉得意外,一时无法应付。也当形容词用。
例句:(1)三年前,我遇见神经过敏的俄国的E君,有一天他______发愁道,不知道将来的科学家,是否不至于发明一种奇妙的药品,将这注射在谁的身上,则这人即甘心永远去服役和战争的机器了?
(2)7月12日上午,南宁市友爱济南路口一处路面_______塌陷后,市政部门及时将地下管线的有关维护人员召集,对塌陷处进行处置。
3.在文中标出重点语句,写出困惑不解的地方。
三.课堂探究
1.“细腰蜂的毒针”、“刑天”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
毒针:统治者愚民的手段
刑天:誓死反抗不怕牺牲的民众
2.总结各自然段的段意,分析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第一部分(4—6)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
第一部分(7—8)治人者“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因此,“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
3.试整理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人? 物
手 段
对 象
结? 果
结? 论
细腰蜂
毒针
青虫
成了饲料
人民不可欺骗不可压制
统治者
愚民、高压
民众
不断反抗
四.作业
1.鲁迅在一九二五年春末,“闲谈”范畴涉及哪些话题?
2.昆德拉说:“对存在进行深思”。鲁迅时在北京,正值北洋军阀实行恐怖政策统治时期,鲁迅为何在此时此地作此“闲谈”?能否缄口不读?文中每一处“闲谈”,与当时现实社会有何联系?(引导联系时代背景材料和鲁迅其他作品展开议论)3。用自己的话概况鲁迅“闲谈”的实质,为“正说”命名。(引导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鲁迅讽刺幽默艺术的魅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1.文章开篇记叙故乡细腰蜂捕捉青蛙的“闲趣”,在“闲谈”中有何作用?鲁迅善于将深刻的思想借用具体平凡的事物和生动的形象加以表达,看似信手拈来,似乎漫不经心,闲谈絮语之笔,实质是触发思考的导线。“细腰蜂神奇的毒针”,既是对蜾蠃这种寄生蜂独特功能的描述,也是对下文揭露旧时统治阶级精神麻痹术的形象比喻。
2.作者是怎样描述细腰蜂的?她被写成怎样的形象?
第三节:“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比喻、拟人修辞)她知道青虫的神经构造和作用,用了神奇的毒针,向那运动神经球上只一螫,它便麻痹为不死不活状态------”
鲁迅学医出生,他从医学的角度为我们形象地揭示了细腰蜂怎样用毒针让小青虫“就范”的。它有着凶残的本性和超常的控制能力,是高高在上,压迫残害弱小的统治者的形象。
3.(第二段)明明是细腰蜂吃小青虫,亦有考据学家们立过异说,为什么“我遇见的前辈们都不采用此说”呢?试分析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