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 (借代、比喻) 【解析】选B。B项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B.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C.上阕一个“看”字引领了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的各种景色。 D.“独立寒秋”中的“寒秋”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的秋天,也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含义深刻。 【解析】选D。D句分析颇有牵强附会之感,“寒秋”联系全词来看,是写词人登上橘子洲头,远望湘江秋景的时令。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2009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诞辰116周年之日,一座32米高 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在长沙橘子洲头落成,再现了一代伟人 青年时期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英雄气概。 B.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崇明县纪委、监 察局联合县文广影视局、县教育局于日前举办了“激浊扬清” 廉政书画大赛。 C.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 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 ﹒ ﹒ ﹒ ﹒ ﹒ ﹒ ﹒ ﹒ ﹒ ﹒ ﹒ D.如今,看过多少人,经过多少事,再也没有书生意气,再也没 有万丈豪情。打开《大秦岭》,随它的镜头重新走进养育了 我的这一方山水,竟满怀感恩和愧疚。 【解析】选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改 为“不以为意”。 ﹒ ﹒ ﹒ ﹒ 6.按照提示默写词中的句子。(5分) (1)写词人所见的景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写所见景物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当年活动具体内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写当年活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万类霜天竞自由。 (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词作背后的故事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亦在广州正式成立。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不禁 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沁园春 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诗句激昂豪迈,慷慨铿锵,掷地有声。炼字精当形象,笔力雄浑,气势磅礴。 上阕写壮景,分为三层: 第一层(“独立寒秋”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以及特定的环境; 第二层(“看”字领起的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第三层(“怅寥廓”三句)由写景转向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抒豪情,也分为三层: 第一层(“携来百侣曾游”两句)概写往事; 第二层(“恰同学少年”七句)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第三层(最后三句)勉励战友们激流勇进,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整首词的思路是:上阕作者面对充满蓬勃生气之景发问“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对革命豪情的抒发,艺术地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 主题1:欣赏诗歌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1.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吗? 明确: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2.研习“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的七句),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景的呢? 明确: 3.请简要分析《沁园春长沙》是如何景中寓情、情中显

文档评论(0)

dai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