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项目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第三讲《资治通鉴》中的理想君主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资治通鉴》中的理想君主应具备的管理素养 学习提升管理素养的几种基本途径 二、 教学重、难点:了解《资治通鉴》中的理想君主应具备的管理素养 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三讲《资治通鉴》中的理想君主 导入新课: 在封建社会,君主雄居高位,拥有无上的权力,“朕即国家,朕的意志即法律”。传统的政治体制不可能具备有效的约束机制,君主的个人意志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阻碍或促进作用。司马光看到了这一现象,提出了“国之治乱,尽在人君”的观点。“人君”所肩负的责任是巨大的。什么样的君主才能化乱为治,引导封建国家进入太平盛世呢?司光认为只有明君才能担此重任。并在其论著中指出了圣明君主应具备的政治素质和修炼的途径。 《资治通鉴》中的理想君主 (一)仁、明、武三德 司马光认为“昔者圣人顺天理察人情,知齐民之莫能相治也,故置师长以正之;知群臣之莫能相使也,故建诸侯以制之;知列国之莫能相服也,故立天子以统之。”在他看来,君主是天定的,生下来就是为了统治臣民。臣民缺,君主的统治,就会天下大乱;有了君主的统治,才会国泰民安。 当然,不是任何君主能实行有效的统治,保持国泰民安。司马光同其他的封建史学家一样,寄希望丁二明君把社会带入太平盛世。因此,他从多个方面塑造心目中圣明君主模式,试图通过这个模式对君主进行引导和规范。 《资治通鉴》中的理想君主 司马光根据一个封建王朝兴起、发展、衰微、中兴、灭亡治乱兴衰的五个不同阶段,把君主分为五类,即“人君之才有五”——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他说:“创业者,智勇冠一时者也。守成者,中才能自修者也。陵夷者,中才不自修者也。中兴者也,才过人而善自强者也。??乱亡者,下愚不可移者也。” 不同类型豹君主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是不同的。司光对创业、守成和中兴之主进行了褒扬,对陵夷和乱亡之君进行了贬斥。这是因为司光所处的宋王朝,外有辽、西夏等强邻的歪境,内则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处于危亡之际。 为了避免灭亡,他十分希望出现中兴之主来力挽狂澜,实现宋王朝的复兴。在司马光看来,要成为中兴之君是不容易的,不仅要“才过人”,还要“善自强”,即要有超人的才德。基于这种历史分析,他认为君主应当不断地修炼道德,增强才智,争当明君。 《资治通鉴》中的理想君主 人君要成为明君,在内在素质方面须具备仁、明、武三德,这三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他说:“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兴教化、修政治、养百姓、利万物,然后可以为仁。明者,非巧谲苛察之谓也,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然后可以为明。武者,非强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然后可以为武。是故仁而不明,犹有良田不能耕也;明而不武,犹视苗之秽不能去也;武而不仁,犹如获而不种也。三者皆备则国强,阙一则衰,阙二则危,皆无则亡。”。 《资治通鉴》中的理想君主 在《资治通鉴》的史论中,司马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首先是“仁”。司马光认为人君之仁,在于宽简临国,施惠于天下,尽诚于四海,“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除暴去奸,兴教化,修政治,如此,“太平之业可致”,万民之乐可兴。若人君舍此不为,则“施恩于人而人莫之知,尽诚于人而人莫之诚”,就会象秦王苻坚那样,落个“功名不遂,容身无所”的结局。倘若暴虐百姓,屠戮天下“仁义不施”就会像秦王朝那样为天下所笑,社稷陨丧。 《资治通鉴》中的理想君主 其次是“明”与“武”。司马光强调,人君要至明善断。认为“人君之德,莫大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帝王对于臣僚,要“德必核其真,然后授其位;能必核其真,然后授其事;功必核其真-然后授其赏;罪必核其真,然后授其刑;行必核其真,然后贵之;言必核其真,然后信之;物必核其真,然后用之:事必核其真,然后修之。”对于奸佞之徒,“非但不用而已”,而且要 “远而绝之,隔塞其源”,如此,“众正积于上,万事实于下”,上下肃然,天下可致太平。 反之,君王昏庸寡断,亲近奸邪,黜退忠直,那么,忠臣就不能竭忠尽智。奸臣得以“肆其邪心而无复忌惮,如此,国家灭亡之日不远了。从司马光的解释来看,“三德”主要不是指伦理道德,而是指器度和识见。 司马光所塑造的理想领导者(君主)形象是一位道德高尚、气度超凡和学识渊博的明君。从历史上来看,达到“三德”统一境界的君主是很少的,但它为君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追求|。 《资治通鉴》中的理想君主 (二)从谏纳善 在封建社会中,纳谏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说来,所谓治世的出现,与君主从谏纳善分不开;乱世的出现与君主好阿拒谏不无关系。作为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引领时尚潮流的可持续时尚品牌.pptx VIP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pdf VIP
- 版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一种脱除1,3-丙二醇中微量醛基杂质的脱除方法.pdf VIP
- 国投证券-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教案 第8课 2~3岁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训练.docx VIP
- MT-500系列说明书(济南华电)-20101216.pdf
-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开学第一课-初中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