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雨霖铃》 教案8(人教版必修4).docVIP

2.4.2 《雨霖铃》 教案8(人教版必修4).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2 《雨霖铃》 教案8(人教版必修4).doc

2.4.2 《雨霖铃》 教案8(人教版必修4)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体味以景写情,因情设景的写作手法 2 熟读成诵 教学设想: 让学生自己充分的感知词。通过分析、比较、诵读加深学生对本词以景写情的理解,通过熟读成诵使学生比较融会贯通的理解本词,并借助扩写作业使学生得以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导入及作者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排行第七)、柳屯田(官至屯田员外郎)。 柳永出身于仕宦书香门第。年轻时热衷于功名,但却屡试不中,仕途很是坎坷。初试落榜曾填了一首《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其实这只是一时的抒怀之作,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却对此词一直耿耿于怀。后柳永再次应试,本已中榜,但在放榜时宋仁宗却特意将他黜落,并说“且去填词”。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及至年过半百,他才走上了仕途之路,作了几任小官。柳永在仕途上不得志,但在词史上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仕途失意,于是柳永就走入了市井生活,结识了很多歌伎。他对待歌伎的态度同当时很多人是不同的,他不鄙视她们,而且很同情这些歌伎,为她们写词,并且同她们成为了好朋友。他一方面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风尘女子的身上,另一方面把自己的精力花费在潜心制作新词上,为词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柳永一生漂泊在外,晚年客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据说他死后是歌伎们捐资将他埋葬的。 二 赏析全词 (一)整体感知把握 1 范读(整体感受这首词,并注意读音) 2 齐读(语速要慢些,读出感情) 3 看注释,了解大意(学生自己看注释,不懂的地方讨论)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用词中的语言概括一下。(伤离别) ?因离别而伤感,写的是离别之情。我们以前学过写离别的诗词吗?与柳永写的离别之情有什么不同呢? 目的:再次明确柳永写的离别之情是带有伤感色彩的。 小结:《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离别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旷达的感觉,而柳永所写的离别是伤感的,是凄凉的。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看看柳永是怎样写这种带有伤感色彩的离别之情的。 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上片 1 赏析 ?上片写了什么时候的情景?(别时的情景)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别时的情景描述一下?(秋蝉哀鸣,夕阳残照,面对引人离愁别恨的长亭,在一阵急雨过后,景物萧瑟如洗。京城门外设帐饯别却毫无心绪。两人正在难舍难分之时,舟子却在催发。手握着手,四眼相视,泪水盈盈,默默无语。) ?上片的前三句写的是离别时的什么?(环境) ?这个环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凄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所写的景物构成的画面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蝉”为“寒蝉”,深秋时节的蝉,而且叫声“凄切”——凄凉悲切;“长亭”,自古就是送别的地方;而且是“骤雨初歇”,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些最能触动离愁别绪的景物营造了浓浓的凄凉的离别的氛围。) ? 这种环境的凄凉之感恰恰传达出了柳永内心的凄凉之情,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怎样使“景语”转化成“情语”呢?(加入词人的主观色彩、主观情感。蝉声,有些人听了未必有“凄切”之感,但柳永却说蝉声“凄切”,这就将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了,景情融为了一体。) ?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得很妙,谁能分析一下妙在何处?(一个“催”字既写出了舟子催发的情景,同时也写出了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真可谓“有情人面对无情人,留恋处变为无情处”。) 说明:只给出“有情人面对无情人”,请学生对出下句,以此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柳永和情人在离别时的痛苦无奈之情。(投影片) ?“催发”之后,自然引出两个人离别时的情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有泪而无声,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吐。彼此眷恋,又无可奈何。) ?“念”字引出柳永设想的行程中的景色。柳永设想的行程中的景色由那些景物构成的呢?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呢?(“烟波”——“千里”,路途如此遥远;“暮霭”——“沉沉”,暮霭如此浓重,笼罩着一层惨淡灰暗的愁雾;“楚天”——“阔”,楚天如此空阔。) ?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一画面透露出了柳永怎样的感受呢?(暗淡、凄凉;孤独,对前途的渺茫。) 2 熟读成诵(学生自己背,集体背,找学生个别背) 目的:在背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充分的感知词,体味以景写情的妙处。 (三)下片 1赏析 ?下片主要写的是什么?(别后的思念,作者设想中别后的情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题“伤离别”。 直接抒情议论,“我”的离别是“清秋节”的离别,又比别人的离别多了一些伤感。“多情自古”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自古多情”,此处为倒装。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