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章祛湿剂
第二十章 祛 湿 剂
目的要求
掌握: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五苓散、真武汤、实脾散、独活寄生汤。
熟悉:甘露消毒丹、猪苓汤、苓桂术甘汤、萆薢分清饮、羌活胜湿汤。
了解:防已黄芪汤
概 述
【概念】 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行水、通淋泄浊作用,以治疗水湿为病的方剂,统称为祛湿剂。以《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及十剂中“燥可去湿,通可去滞,滑可去着”的原则为立法依据。属于“八法”中的消法范畴。
【分类】湿邪为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因居住湿地,汗出湿冷,淋雨涉水,正不胜邪所致,每侵犯肌表经络,肌肉关节,发病多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关节痠痛,或肢体浮肿等症;内湿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所致,发病多见脘腹痞满,呕恶泄泻,黄疸,淋浊,痿痹,水肿等症。外湿多伤肌表经络肢节,内湿多伤脏腑。然而肌表与脏腑,表里相关,表湿重可入侵脏腑,里湿重亦可外溢肌表,二者常互相影响。另外,湿邪还可与风、寒、暑、热等邪气结合为患,所犯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情亦有寒化、热化之异,加之人的体质又有虚实强弱的不同,因此,治湿的方法就比较复杂,大抵湿邪在上在表者,治宜辛散微汗以解之;在里者,治宜芳香醒脾以化之;在下者,治宜甘淡渗利以祛之;寒化者宜温化;热化者宜清利;水湿壅聚,脉证俱实者,宜攻下逐水;体虚湿盛者,又当祛湿与扶正兼顾。由于攻下逐水的方剂,已在泻下剂中叙述,故本章只介绍芳香化湿、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和祛风胜湿等五类。【致病特点】 A.湿为阴邪,其性重滞,易伤人阳气,易阻碍气机,其性粘腻,病程长,湿性重浊,身体沉。 B.湿邪为病(外袭、内生),多伤人体肌表经络。 C.湿之与水,异名类同,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肺为水之上源,三焦、膀胱决渎气化,给水湿以出路。 D.湿之感人可从寒化或从热化,故用利湿祛热,温阳化湿,祛湿扶正方法治疗。 E。水湿为病,所涉脏腑,最与肺脾肾三脏相关,“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之说。与三焦的决渎和膀胱的气化均有关系。
F、湿属阴邪,其性重浊粘腻,易于阻遏气机,导致湿阻气滞,而气滞又难以使水湿运化,故祛湿剂中多配伍理气药物,以求“气化则湿亦化”。【使用注意事项】 本章方剂多属辛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品,易耗伤阴津。对素体阴虚、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均应慎用
燥湿和胃
燥湿和胃剂,适用于湿浊阻于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大便溏薄,口淡不渴,舌苔白腻等症。
治宜芳香化湿。常以芳香化湿及苦温燥湿药物如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等为主,酌配健脾理气药组合成方。
代表方如藿香正气散、平胃散
平 胃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三:主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
【组成】 苍术五斤(15g),姜制厚朴、陈皮各三斤二两(各9 g),炒甘草三十两(6g)。
【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6~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一日2~3次;或作汤剂,加姜、枣,水煎服,日2次。
【功效】 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困脾胃证。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倦怠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湿困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胃失和降所致。由于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不运,湿浊阻于中焦,故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嗳气吞酸。“阳气者,精在养神”,今湿困脾阳,故倦怠嗜卧。湿邪下注大肠,则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缓,均为湿阻中焦之象。治宜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方解】 方中重用苍术燥湿健脾以助运化,为君药。厚朴助苍术燥湿健脾,又能散满以消胀,为臣药。陈皮助厚朴行气化湿,为佐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另外煎加生姜、大枣,功可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湿浊得化,脾复健运,气畅胃和,诸症可除。
君 苍术 ── 既可燥湿健脾,还有辛散作用故可行气,其味香,不同于白术,燥湿之力强。 臣 厚朴 ── 苦辛温,温辛燥性化湿,行气除满。 佐 陈皮 ── 理气和胃,芳香醒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 使 甘草、姜枣 ── 甘缓和中,调和诸药。本方名为平胃,实际上是燥湿健脾之方
【运用】 1.本方为燥湿健脾的常用方剂,主要用于湿滞中焦证。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苔白厚而腻为证治要点。
2.呕吐较重,可加半夏、藿香,名“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降逆止呕作用较优;如胀满较重,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平胃散”(《医宗金鉴》),其理气消胀作用较优;如兼食积,加麦芽、神曲,名“加味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ppt
- 第三节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ppt
- 第三节高尔基复合体.ppt
- 第三节词语上的辞格.ppt
- 第三节韵母.ppt.ppt
- 第三节心力衰竭发生的机制.ppt
- 第三课复习-进阶T.doc.doc
- 第三道回纹东坡肉.ppt
- 第九十三学年度第一学期-成令方.doc
- 第三节高血压治疗.ppt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doc VIP
- 全等三角形.1 全等三角形PPT.ppt VIP
- 04G410-1 1.5mX6.0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预应力混凝土部分).docx VIP
- 困境儿童监护风险评估与社会干预规范.pdf
- 0.中国中铁建筑施工典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工作指引宣贯材料.pptx VIP
- 《次函数的图象》课件.ppt VIP
- 康城丽都杨安的临电施工方案.doc VIP
- 2025年度湖北省公安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00名警务辅助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MacroSAN MS系列存储设备 双活特性 图形界面用户手册(CH, V2.09).pdf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B4U2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