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趋
①徐趋:是一个词,与“疾趋”相对。据古书记载,古代行礼时的步伐有“疾趋”和“徐趋”两种,当行礼人“执龟玉”和“与尸行”的时候,用“徐趋”,其特点是步子较小,脚跟不抬起来。一般情况下,包括臣见君,用“疾趋”,其特点是步子较大,脚跟离地。触龙见太后应“疾趋”,但因为他脚有毛病,只能按“徐趋”的步子走,用前倾快步走的姿势,一步一步向前慢走。 ②趋、走、步辨析 趋:指小步快走。
走:跑,比“趋”速度更快,例“走马观花”。 步:特指慢慢地走。例“亦步亦趋”。 ③身和体辨析
身:原指人或动物的躯干,后词义扩大,引申为全身、生命。如“少益耆食,和于身”。 体:指构成身体的各个部分,也泛指全身。如“恐太后之玉体有所郄也”。 ④辇和车辨析
“辇”,用人力推拉,“车”,用马牵引;“辇”在秦汉之后为帝王专用。不能用作兵车,而“车”可以用作兵车。 (四)通假字
太后盛气而揖之(揖作胥,胥通须,等待)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郄”通 、病痛) 少益耆食(通“嗜”,喜欢) 必勿使反(通“返”) 奉厚而无劳(通“俸”,俸禄) (五)古今异义
触龙说赵太后(shuì 劝说。今为“说话”“讲话”) 太后明谓左右(侍从、近臣。今为方位名词) 老臣贱息舒祺(后代指儿子。今为叹息、休息) 窃爱怜之(爱。今作“可怜、怜悯”)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古代指男子的统称。今仅指妇女的配偶) 至于赵之为赵(到、上推到。现多作副词,表示另提到一事) 至而自谢(告罪、道歉。今为感谢) (六)词类活用
没死以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赵王之子孙侯者(名词作动词,称侯)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尊贵) 犹不能恃无功立尊(形容词用作名词,重器) 其继有在乎(动词用作名词,继承人,后嗣者) (七)一词多义 (1)及
介词:趁、趁……的时候。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连词:和、与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动词:
A.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比得上、赶得上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动词(wéi)
A.治理: 为川者决之使导 B.作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制造: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D.研究: 为学 介词(wèi)
A.替、给: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C.被: 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八)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非弗思也(表否定判断) (2)宾语前置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疑问句,代词作宾语提前) (3)状语后置 赵氏求救〔于齐〕 甚〔于妇人〕 贤〔于长安君〕 和〔于身〕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4)固定句式
日食饮得无衰乎(表推测,“恐怕……吧?”“莫非……吧?”)
故事背景: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又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大不如以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三、介绍《战国策》:(划线处投影显示)
《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属国别体,是研究战国历史的基本依据。同时,它又是对后代很有影响的散文名著。战国策最初的集录者是战国末乃至秦汉间的游说之士,最后的编定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他按战国的二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次序,删去重复,编成一书,定名为《战国策》,共33篇。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当时的谋臣、策士游说各国君主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以《宋卫策》中《智伯欲袭卫》为最早,事在周贞定王十二年,即公元前457年;以《齐策》中齐王建被秦军囚禁为最晚,事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首尾236年。
《战国策》所涉全为战国史事,但对战国初年之事所记甚略,大多为战国中叶以后的事。这是由于战国中期以后,在秦、齐两大国的对峙及秦与六国的长期战争中,出现了合纵和连横两种外交策略的斗争。纵横家为了提高游说效果,按照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把前人游说君王的书信和游说辞以及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解读.pptx VIP
- [运行]-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明细.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专业解读课件.pptx VIP
- 高中数学精品讲义:三角函数的概念(五大题型).pdf VIP
- 2025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pdf VIP
- 20240320可用性工程(人因设计)研究报告 空白模版.docx VIP
- GB_T 32151.14-2023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4部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 兽医内科病 兽医学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