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航道与引航课件
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 (3)特殊弯道水流特性 在平原河流中,河槽宽度大,航道较为稳定,曲率半径特别小的弯道,因水流的运动惯性作用,主流出现“撇弯切滩”而迫近凸岸,缓流区出现在偏靠凹岸的附近,这种弯道称为特殊弯道。 1)河岸较为稳定的特殊弯道如图8-5所示。2)河岸不稳定的特殊弯道如图8-6所示。 河岸较为稳定的 特殊弯道 河岸不稳定的特殊弯道 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 一、弯曲河段引航技术 1.弯曲河段引航的基本要点 (1)挂高(ship position keeping at upper of transverse flow) 挂高------指以主流为依据,使沿程船位置于主流线的上侧,即高流势一侧航行。 其目的: 一是为了船舶行经前方航道提高船身,乘迎横流腾出舷角,以求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各种水流横推力对船体的影响; 二是为了克服船舶在弯道航行作曲线运动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水流的压力以及转舵时船体所产生的反移量等影响不致于船舶背脑和落湾。 航道尺度受到限制。 水深分布不均匀 )流态紊乱 2.弯曲河段的碍航因素 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 船舶在弯道中航行,在不同的弯道,应采用不同的漂角(β)(driftangle)去克服不同强度的横流影响。船舶运动轨迹上各点的漂角(β),应等于平流中的漂角(β)加上横流场中各点所取的流压差角(θ),如图8-7所示。 (2)开门叫舵(rudder turning when two objects separate after overlapping) 开门叫舵就是指船舶在刚驶抵能看清前面转弯航道的具体情况即“开门”的地点时,就叫舵转向。它既可应用于上水航行,也可作下水航行参考。具体操作如图8-8所示。 流压差角 开门叫舵 专题2 弯曲河段引航技术 2.平弯河段的引航技术 (1)上行船舶引航操作方法 上行船舶一般选择沿凸岸一侧航行。白天多采用“分段平行航法”,如图8-8所示。 夜航时,就根据前方两航标灯的视角(visual angle)由大到小的变化,判断是否驶抵转向位置,当视角为零时即可转向。 上行船舶沿凸岸边滩航行时,必须注意防“吸浅”、“跑舵(run-out of rudder)”和“钻套”现象. 判断沙齿位置方法,如图8-9所示。 首先,根据水沫线的形状判定沙齿之概位,一般情况下,当水面有反光时,则在沙咀上反光消失,并呈暗色,所以在星夜也能利用水沫线的形状来判别沙齿之概略位置。然后进一步仔细观察沙齿上隆起最高的沙脊线走向,我们就能判定沙齿在水下延伸的方向, 其次,根据沙齿淹水部分的倾斜程度,概略估计其入水深度,这对选择航路的离岸距离有很大帮助。水下沙齿上的水面情况也有其特色。在沙脊上方水面光润发亮,沙脊下方的水面则发皱,水色较暗。 第三,当下行船通过这里时,由于其船首和船尾的散波波峰常与沙齿脊线呈平行之势,在沙齿附近将会激起较大的碎浪,因此当船下行驶过时,就可事先留意观察有沙齿的凸岸沙嘴,认定沙齿的位置,再在上行航行中应用。 专题26 风 、雾与能见度 (3)蒸发雾 冷空气流经暖水面时,由于水温高于气温,水面不断蒸发,水汽进入低层而形成的雾,称为蒸发雾。 发生的时间多在早晨,持续时间不长,日出后随气温上升而慢慢消散。 浓度和厚度不大,范围较小,贴近水面几米,常不能遮蔽较高的桅杆。 发生季节以晚秋和冬季为最多。 多出现在江面上。 (4)山谷雾 夜间冷空气沿谷坡下沉至谷底,当谷底湿度较大时,便发生凝结而形成雾。这种雾慢慢流出沟谷口而到达江面时便成为妨碍航行的雾称山谷雾。 常常山谷雾和蒸发雾掺合在一起,形成浓雾。弥漫河面,严重妨碍船舶航行。 (5)锋面雾 暖锋前暖气团产生的水汽凝结物,在往地面降落时要穿过较冷的气团。水汽凝结物在冷气团中产生蒸发,当蒸发出的水汽不能被冷空气完全容纳时,就会有一部分又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低层空气中而形成雾,称为锋面雾。因为这种雾是随降水同来的,故又称水雾或雨雾。 蒸发雾的特点 专题26 风、雾与能见度 锋面雾的特点 锋面雾随锋面和降水区的移动而移动,因此在局部持续时间一般较短。但当锋面和降水区移动缓慢或停滞不前时持续时间也会延长。锋面雾出现的时刻和强度变化均不受气温日变化的影响。 雾的预测方法 (1)干湿球温度表法 (2)露点对比法 (3)经验预测法 专题26 风 、雾与能见度 七、能见度 1.能见度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