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威尼斯双年展里的中国.doc
威尼斯双年展里的中国
上世纪90年代,威尼斯双年展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向了世界舞台,也铸就了一批当代画家的商业奇迹。
2011年6月,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将在意大利水城开幕。作为世界三大艺术展之首威尼斯双年展素来享有“艺术界嘉年华”的美誉,更因国家馆与主题展分立的组织模式自成一格。
上世纪90年代,威尼斯双年展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向了世界舞台。它铸就了一批当代画家的商业奇迹,也吸引了世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进入到新世纪,中国艺术对威尼斯双年展的参与,由主题展扩展到国家馆。从民间交流到官方组织,中国当代艺术威尼斯参展之路的变迁,将一个遥远的艺术盛会一步步引领到大众话语之中,也展露了中国期盼通过艺术展现自己的热烈期望。
“弥漫”中国气味
2011年2月底,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人选尘埃落定。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锋接过策展人的重任。他也是继范迪安、蔡国强、侯瀚如、卢昊之后,中国馆的第五位策展人。
以学者作为国家馆的策展人,这在中国馆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彭锋坦言,得知入围消息的时候,自己也十分意外。“去年年底,我接到评选委员会的邀请函,得知自己已经进入了15人的候选名单,要求提交初步方案。”当时,威尼斯双年展已经确定由比奇?秋瑞格(Bice Curiger)担当此次的总策展人,并将本届的主题定为“ILLUMInations”。这一关键词用大小写字母的区别表现出了双重的含义:大写的ILLUMI,意为光照;小写的nations,意思是众国家。15位候选人都被要求结合围绕“ILLUMInations”,设计出中国馆的展览方案。
从突然接到入围消息到提交方案,之间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在这一个多月中,彭锋思考得异常艰苦,差点就准备放弃。“截止前三天,我突然想到一个方案。”
方案产生的基础是彭锋对这一主题做出的解读:“ILLUMI作为光照、启迪,是取消多样性的,无论在基督教那里还是在现代性那里,都是在标榜一种普世价值。它接近中文‘普照’一词的字面意思。但是,nations却明显在表明多样性。从哲学上来讲,这里的矛盾也就是一与多的矛盾。比奇的主题体现了欧洲知识分子在全球化时代中的矛盾的心理。这是我的猜测。”
拿到比奇向艺术家提出的五个问题,彭锋的猜测得到了证实。2010年12月28日,彭锋将三天前灵光乍现的方案提交了上去。“我当时感到基本上就应该让我来做了。”事实正如彭锋所料,经过层层筛选,这个名为“弥漫”的方案,笑到了最后。
对于比奇抛出的“光”的命题,彭锋却并没有以“光”应答,反而围绕气味做起了文章。据彭锋透露,这次中国馆会弥漫“中国味”。“最初是酒和药两种味道,后来发展成为包括茶、荷、香在内的五种味道。取五味俱全、五味杂陈等意思。”
“用味的弥漫来对应光的启迪。”在彭锋看来,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回答:“我是学哲学的,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有点哲学性。基于光照的启迪,是基督教文化的基本观念。中国文化更侧重味或者气味。中国哲学主张宇宙万物是气的聚散,而不是上帝的创造。西方的光的照射和启迪,就是中国的味的渗透和弥漫。”
在确定方案之后,彭锋开始着手挑选参展艺术家。“我挑选的时候有两个原则,一是从来没去过威尼斯双年展,给新人更多机会;第二是至少有一位女艺术家。”艺术家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成为了彭锋考察的重中之重,方案的可实施性也在考虑之内。在先后与二十多位艺术家接触之后,原弓、潘公凯、梁远苇、蔡志松和杨茂源最终被确定为参展艺术家。
中国当代艺术的威尼斯路
威尼斯双年展上的第一个国家馆建于1907年。在那年举行的第7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比利时国家馆建立。之后,匈牙利、德国、英国等国陆续建立自己的国家馆。国家馆与双年展策划的主题展两大板块并立的格局逐步形成。
虽然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国家馆的设立也有百年的历史。然而,中国与这一水域艺术盛会的渊源却并不深。一直到1981年,中国艺术才与威尼斯双年展发生了第一次接触。当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代表团以民间艺术“剪纸”参展。两年之后,又以“刺绣”再次前往威尼斯。在当代艺术的包围之中,中国的这两次露面着实令人尴尬。种种原因,导致在1983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中国与威尼斯双年展没有发生任何联系。
整整十年后,中国艺术家的身影才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之上。1993年,包括王广义、徐冰、方力钧、刘炜在内的14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威尼斯亮相。这次亮相并不是以国家馆的方式,而是通过独立策展的形式在主题展中呈现。事实上,这次“东方之路”的成行,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喜爱中国当代艺术的意大利人弗兰个人争取的结果。当年的亮相用仓促来形容并不为过。1993年6月双年展开幕,而直到当年明,参展艺术家及作品才敲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 VIP
- 上海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简表.pdf VIP
- 广西盐业公司的招聘试卷.pdf VIP
- 2025《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课件PPT.pptx
- Haier海尔空调KFRd-120LW 7YAF81 KFRd-120LW 5YAF82 KFR-12ity 5YAF82用户手册.pdf
- 雪铁龙维修 手册 图DS_5LS_Owner_Book_ZH.pdf VIP
- 烟风煤支吊架设计手册-新版.pdf VIP
- 长期卧床鼻饲患者的护理ppt.pptx VIP
- 教学能力大赛教案--智慧工厂的安全策略之VLAN的划分.docx VIP
- GB 6246-2011 消防水带标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