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及其父兄的偏霸事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权及其父兄的偏霸事业.doc

孙权及其父兄的偏霸事业   孙权(182―252)及其父兄孙坚(155―191)、孙策(175―200),在三国英雄谱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与他们对应的是刘表父子。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a 刘景升,荆州刺史刘表也。叶剑英《七律?远望》“景升父子皆豚犬”,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生子当如孙仲谋”,出典即在于此。   然而,三国人物中,与曹操、刘备相比,孙氏父子的事迹,是传说最少的一个。   一、父兄皆好汉   《三国志》说孙坚是孙武之后,生长在富春江边,17岁时随父亲到钱塘,因勇擒盗贼而知名。此后,因为孙坚在地方治安中表现出色,历任盱眙、下邳县丞。时在汉灵帝熹平初年(熹平元年是   172年)。   少年孙坚出道,以勇猛知名,其后的事迹,也都与打仗有关。朝廷征召他去征讨黄巾军,平定西凉羌人,在灵帝生前,他已经是长沙太守,因军功封为乌程侯。别说刘备比不上,就是与曹操相比,孙坚的成就也不遑多让。更突出的是孙坚在随关东军讨伐董卓中的卓越表现。董卓西遁途中,曹操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孙坚的军队一直打到了洛阳城。董卓曾说:“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a董卓曾经动念想与孙坚结成儿女亲家,笼络孙坚,被断然拒绝。   孙坚的失误,在于追随了袁术。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派他去攻打荆州刘表,在与刘表部将黄祖的战争中,不幸身中暗箭而亡,其部众为袁术所控制。   与父亲孙坚酷似,长子孙策也是一员猛将。父亲死时,孙策年仅16岁。父亲早逝,给他留下的基业虽然有限,但在老家扬州地区,孙家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势力。孙策的舅舅吴景是丹阳太守,从兄孙贲为丹阳都尉。孙策招募了数百人继续跟袁术干,战功卓著。可是,袁术经常忽悠他,许诺他为九江太守,后来却用了别人;又让他去打庐江,说打下让他当庐江太守,还歉意地说上次九江太守的事用错人了,这回一定兑现。待孙策攻下庐江,袁术又安排自己的老部下为太守。忽悠孙策,是因为忌惮孙策。孙策对此十分恼火。总之,在袁术这里干是没有出路了。于是,孙策以协助舅父吴景,平定江东的名义,讨回父亲的亲兵旧部,袁术也给了部分资助,孙策回到了家乡。到故乡去创业,这是孙策成功的一个关键。   孙策在江东所向披靡,敌人闻孙郎之名而丧胆。b这个时候,孙策身边已经有了张昭、秦松、张?等一班谋士,周瑜等一班朋友,程普等一班军将。袁术称帝,让新掌朝廷大权的曹操很难堪,也给了孙策重要的战略机遇。他一方面声讨袁术的叛逆,借机摆脱袁术,另一方面在江东大力拓展地盘。孙策自领会稽太守,舅父吴景为丹杨太守,从兄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孙贲之弟孙辅为庐陵太守,另用心腹朱治为吴郡太守,又荐李术为庐江太守。曹操为拉拢孙策,代表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袁术死后,曹操的压力主要来自北边的袁绍,不仅认可了孙策的行动,还与之结为婚姻之好。   孙家的基业其实是孙策奠定的。遗憾的是在官渡决战前夕,孙策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暗箭射杀,年仅25岁。   二、孙权初出茅庐   孙坚出身江东,却一直在荆州地区做官。孙策在父亲死后,只有九年的光景,回到江东的时间也不长,但毕竟已经控制了江东的几个郡。但是政权并不巩固。司马光是这么分析孙策死后的形势的,“时策虽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江、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流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a。巩固江东政权的任务是孙权完成的。   孙策在临终之前,给年仅18岁的孙权打气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b意思是孙权更善于当领导,孙策更善于打仗。这番话有孙策的自谦之词和鼓励之意。   孙策在征服江东的过程中,“一无所犯,民乃大悦,竞以牛酒诣军”,能够做到“军令整肃,百姓怀之”,说明他善于团结当地豪强,也获得了南下士族和当地豪族的拥戴和支持,张昭是流寓之士的代表a,周瑜是当地势力的代表b。降华歆、赦魏腾,都说明孙策是很有战略头脑的人。c史家赞扬道:“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d孙权继承了父兄善于邀人死力、乐为致死的领袖魅力。   与父兄不同的是,孙权的优势不是在战场上勇猛杀敌。《三国志?吴主传》陈寿对孙权的评价是:“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结合孙策的鼓励之词和陈寿的赞美之词,可以得出一个看法,孙权不像其父兄那样善于挺矛操戈、冲锋陷阵,他是一个有阴柔手段的人。他的优势是,能够像勾践那样屈身忍辱,笼络人才,善用计谋。   举一个例子。孙权执掌江东后的第一要务,是“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庐陵太守孙辅,担心孙权年轻不能保住江东,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