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极地地区》题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极地区—世界最高的大陆 南极科考站: 1.长城站:1985年2月 南极科考站: 1.长城站:1985年2月 2.中山站:1989年2月 南极科考站: 1.长城站:1985年2月 2.中山站:1989年2月 3.昆仑站:2009年2月 南极科考站: 四、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探究2:极地大冒险 团队合作: 1.确定出发日期:A:1-2月 B:5-6月 (第93页) 2.各队在极地地图上找到驻扎地 ,完成各队的任务: (1)长城队:南极有哪些矿产资源?(第92页) (2)中山队:南极有哪些海洋生物?(第94页) (3)昆仑队:南极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第96页) (4)黄河队:北极有哪些能源资源和生物,在北极进行了哪些研究工作?(第97页) 大陆漂移假说 南极的“绅士”—企鹅 海豹 海象 磷虾 美丽的北极狐 保护极地动物资源 新华社消息:日本捕鲸船队浩浩荡荡地从南极归来,船队满载着440头被捕杀的鲸停靠在了日本的港口。日本政府每年都要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而全然不顾国际社会禁止捕鲸的呼声! 视频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海象 气候:酷寒、干燥、烈风 世界的“寒极”、“风极”、“白色荒漠”、“世界冰箱”、 “天然冰库” 穿越南极 探险阶段 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地上。 ◎ 1989年2月26日,我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 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 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正式落成。 ◎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想一想: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黄河站。搜集有关材料,简要说明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 黄河站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对南极地区考察的科学价值有一段形象的比喻。阅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极地科考的价值。 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在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现象、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冰里。这样,我们从南极的冰盖上取雪样,或者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人的耳朵上取一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来判断人是否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来判断地球的健康情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们地球的历史状况。 许多国家到极地进行科学考察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极地地区环境的变化 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的捕杀。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如图为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演讲活动: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科学家一直警告,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如图是两幅公益海报。作一个简短的演讲,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海豹和北极熊 独特的自然环境 极地地区 科学考察的宝地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小结 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地区 气候 风速 代表动物 主要自然资源 我国 科考站 北极 气候寒冷,降水较丰富 风速较小 北极熊 石油、天然气、煤、铁等 黄河站 南极 气候严寒,降水稀少 风速很大 企 鹅 铜、铁等矿产资源;淡水资源;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