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西:不仅仅是逗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西:不仅仅是逗乐.doc

黄西:不仅仅是逗乐   他从来不做自我贬低、迎合东方主义歧视的表演。恰恰相反,他经常有意或无意地,呈现出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2009年5月的一个中午,吉林省白山市退休职工黄龙吉,在家边准备午饭边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有条新闻是关于网络点击率排名前10名视频的,播音员在介绍排名第一的视频时说道“一个从吉林大学毕业的在美国的生化博士”。   黄龙吉“噢”了一声,心想,这听上去有点像我儿子啊。   那真是他的儿子――黄西。美国人叫他Joe wong。因登录美国深夜节目收视冠军《大卫?莱特曼秀》,而一炮而红,跻身美国主流喜剧界,并成为中美两国热议的人物。   今年11月,黄西在其自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出版方的邀请下,回到中国各地做宣传。所到之处,欢声雷动,观者云集。   留美博士的奇异转型   从外表来看,黄西是那种典型的理工科男生;从人生前30年的经历来看,他也是一个典型的旅美中国留学生:   出生在吉林的白山,是家里两个男孩中的老大,在贫瘠的农村老家度过了物质匮乏的童年。   上中学的时候经常逃课,但天性聪明,学习成绩在年级里数一数二。高考时没考上第一志愿北京大学,但顺利被吉林大学录取。   读大学的时候,除了修习生物化学专业的课程,还读大量的文科书籍。喜欢读哲学书,最爱尼采。在宿合里,他经常把尼采的名句高声背诵,“我是一缕青烟,孤独地在高空中求索”,或是“我是炸药,把历史炸成两段!”   本科毕业报考中科院的研究生,读研期间全力申请美国院校,积极准备TOFEL和GRE考试。为了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他把一本牛津词典背了八遍,掌握了其中85%的单词。   24岁那年,黄西如愿以偿地赴美留学,就读于得克萨斯州的莱斯大学。和绝大部分留美的中国理工科研究生一样,黄西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那些实验几乎都很枯燥,比如把DNA注射到青蛙卵里,有时候一天会注射200-400个。就这样无怨无尤,经年累月。1999年,黄西获得生物化学的博士学位。一年后,他成了一家跨国基因制药公司的高级研发人员。   一切都平和静好。一切都顺风顺水。三十而立的黄西,已经在美国获得了_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他有了车,有了房,有娇妻陪伴,还有绿卡在手。当时的他何曾知晓,自己的人生,正悄悄走近一个转角。   “生活有时候是很奇妙的。它会把你带到意想不到的地方。我觉得就应该随着生活走,人生谁也说不准。”黄西对记者说。   2001年,刚刚迁居波士顿的黄西“跟着生活走”,和公司同事走进了当地的一家单口相声俱乐部。在此之前,他没有看过一场   “Stand-up Comedy”;但在那天晚上,他被台上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   “也许,我也可以试试。”一向喜欢说笑话的黄西看着台上的演员,心头一动。在黄西第一次接触到美式单口相声的那个晚上,他不曾预想,自己即将投身的那场“实验”,会如此持久,如此艰辛。   发出华人的声音   一开始只是兴趣。   2001年底,黄西报名参加了布鲁克林高中的一个单口相声业余学习班。连着六星期,每星期上一节一小时的课,学习笑话的结构,了解什么是铺垫、什么是抖包袱,等等。   上课只是纸上谈兵,要学说单口相声,最重要的还是亲身实践。美国单口相声行业和中国的传统相声行业不一样,没有“师承”的概念,强调个性化和原创性。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摸爬滚打,在实战中接受市场的磨砺和淘汰。   黄西为了寻找演出的机会,给波士顿大大小小的单口相声俱乐部打电话毛遂自荐。当地有一家“喜剧贮藏室”,愿意接受新手表演,前提是每个新手必须得自带两名观众。黄西在波士顿人生地不熟,只好在大雪天里就站在俱乐部门前问路过的人:“你想看脱口秀么?”如果有人表示愿意,便又问:“你进去以后能不能说是来看我的?”   黄西的“处女秀”,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那是2002年的冬天,一个体育主题的酒吧,在人们看电视、投保龄、玩台球的喧嚣中,黄西悄悄走向大堂角落的一个麦克风。五分钟过去了,全场没有响起一阵笑声。演出结束,有人走到黄西面前对他说:“我觉得你可能很有意思,但是我一句都听不懂。”   但黄西没有灰心丧气。他白天上班,晚上演出,有时能赚50美元,更多时候是免费表演,运气好的时候,能赢一个小奖,不过奖励只是一张限于店里使用的20美元餐券。几年过去了,黄西还是只能做做暖场表演。   某天晚上,黄西发现当场的观众无法理解他的逻辑笑话,被迫只好用比较高的声音和一些肢体动作来逗人发笑。黯然收工、开车回家的时候,天降大雪。开到山里的时候,车子突然失控,开始在雪地上打转。   “当时我的眼前就是天空、树枝、水沟、天空、树枝、水沟……”黄西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毫无伤感,好像在说一个笑话。停顿了一下,他又说:“你发现么,很多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