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至11中年国商券的竞争和演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年至11中年国商券的竞争和演变

中国券商这些年:未来拿什么来创新?????? 2011年,大熊市,券商很淡定。2005年大熊市,券商行业积贫积乱风雨飘摇。??????没有2006年的“半死亡疗法”,没有2006年来券商的百花齐放,就没有今天。??????相较江河日下的公募基金,形单影只的私募基金,剑走偏锋的信托公司和虚肿而束缚的商业银行,无论如何券商是过去这两年中日子最好过的了。  中国券商确已行至崛起的边缘。它们急切的想奔跑,想创新。然而,当我们拉长时间的窗口,券商这几年的路却显得怪异,它们各行其道,却又殊途同归。  那些改变行业的创造者  2006年后,中国证券公司嬗变太大了。比如几十家证券公司先后湮灭了,新的十几家公司又冒出来了。2006年之前,人们甚至不知道会有一家著名的证券公司叫安信证券,它会有一个最拿得出手的人叫高善文。当然,也不会有人想到平安证券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这些年,老三家中银河、申万裹足不前,国泰君安有心无力,前三位置沧海桑田。股改、权证、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创业板、直投、新三板相继而出,业态一时眼花缭乱。而真正改变这个行业的,是那些明星公司。  2006年之前市场的先天不足和国企改革央企巨无霸旺盛的资本需求造就了中金公司。这家与国外市场关系密切的合资公司,建立了一整摩根士丹利式的专业投行模式、研究模式和管理模式。在长达十年中,几乎垄断了中国大型国企的境外上市业务。但随着2004年12月方风雷挂帅高盛高华成立,2006年4月瑞银入华,竞争急剧升温。最重要的是,A股牛市的迅速升起把后来绝大部分央企留在A股,而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加入了这一阵营的厮杀,现在中金大项目模式已近尾声。  中金的研究所曾经辉煌一时,随着许小年2003年的出走而日益没落。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券商研究所逐渐学成了其国际化模式。2006年李迅雷成为杰出研究领袖,2011年他将投奔海通证券升任副总裁;2006年,中国分析师的第二代教父高善文在光大证券横空出世,次年将整个团队带到新鲜出炉的安信证券,然而,2011年,他的团队也集体出走了。  由于牛市的原因,中国新一代券商刚开始均以研究所寻找江湖地位,这与经纪业务模式的单一性决定的。而最终分享牛市红利并实现跳跃发展的,当属中信证券。  从2006年3月开始到2007年12月,中信证券逐渐收购华夏基金全部股权,此后又收购了金通证券。在此过程中,中信证券完成数次再融资,迅速扩充资本金。依托优势资源,中信证券的大项目投行战略从长江电力开始一路高走,现在与中金平分秋色。在融资融券、直投、股指期货等等牌照上,中信证券一个不落。不过2008年,中信险些栽在贝尔斯登身上。这使得中信证券开始保守行事,国际化战略让位于金控战略。  华泰证券贡献了业内另一个通过兼并收购跨越发展的经典案例,从二线地方券商成长为一线大券商。其奉行的金控战略,实际上是券商系金融控股,而非跨金融行业。  海通证券的金控目前看来更为扎实。海通较之老三家利益羁绊较少,改革推进更顺,较之中信证券,战略更为稳健。其国际化通过收购大福证券而稳步推进。  真正市场化的颠覆者来自于南方,集大成于国信证券。市场化考核、项目包干和草根迅速让国信的营业部、投行、研究所突飞猛进,一时享誉大江南北。南方的平安证券、广发证券均继承了草根牌的基因。由于2004年中小板的开张和2006年市场的好转,小项目带来的南方模式几乎与中金为代表的北方模式分庭抗礼。这一平衡直到2009年创业板开张后被打破。2010年,平安、国信分列投行收入榜单前两位。  中小项目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目前华泰联合证券已经明确这一思路,中金也开始接受中小项目。越来越多的中小券商效法南方,如西部证券这样的投行甚至明确提出以新三板专业投行为目标。  而另一些弱势地方政府背景的中小券商,则走向了第三条路——通过资产管理或自营业务为龙头实现跨越式发展。这集中在江浙一带的东方证券、东海证券和浙商证券身上。这种短平快的单一化模式正在深刻影响行业,亦给东北证券等券商带来相当负面影响。  中国券商拿什么来创新?  2011年开始,时间的反面出现了。  实际上,这些年中国券商的绝大部分创新,只是资本市场自身创新完善的副产品,“政策下的蛋”。而无论是经纪还是投行,通道服务型商业模式的盈利潜力挖掘殆尽,资本效率低下的局面已经全面浮现,真正的创新实际上还没出现。  中金创造的“大项目投行+高端经纪”模式正遭受严峻挑战,这既显示于中金的项目数量和承销收入上,也体现在中金经济业务的下滑中。中信证券的金控模式遭到了严格的政治限制,不仅包括“一参一控”政策,更受到大股东中信集团的牵制。终有一日,中金和中信的投行将面临战略反噬。海通的模式几乎已经定型,这三家公司未来的模式将越来越趋近。  南方另辟蹊径的代表平安证券目前深陷漩涡,马明哲曾经夸耀说,平安证券

文档评论(0)

knb7332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