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和规范实验记录韩秀文.ppt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风建设和规范实验记录韩秀文

学风建设和规范实验记录 韩秀文 2014年8月27日 刘延东重要讲话 201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自诞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作为崇高目标。” “我国科技界素有高尚精神境界和良好道德操守。” “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正在侵蚀学术的肌体。” 刘延东重要讲话 “少数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弄虚作假、伪造成果、剽窃抄袭,“汉芯”造假事件和最近外国学术期刊揭露的70多篇SCI论文造假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尽管这种行为是个别现象,但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因为它损害了科技界的社会信誉和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信任,甚至造成了不良的国际影响。科研诚信和学风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要深刻认识加强我国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推动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2006年11月23日,我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而闻达于科学界的邹承鲁院士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晚年的邹先生是向学术腐败斗争的勇士!他人生中最后一篇文章就是《必须严肃处理学术腐败事件》,他在文中呼吁:“对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严查严办。希望各有关单位、各级领导真正予以重视,认真干几件实事,才能克制当前的腐败之风,还我国科学界一片净土。” 邹先生怀抱着遗憾走了,问题留给了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 我们每个科技工作者必须深思和见诸行动! 还我国科学界一片净土! 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学术不端、学术腐败、项目造假、论文抄袭等的举报和揭露不胜枚举。 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事件: 获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的黄禹锡被誉为“克隆之父”,每年得科研经费以千万美元计。2006年揭发出来的黄禹锡“学术造假”丑闻令科学界震惊,他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2009年10月26日,韩国法院以侵吞研究经费和非法买卖卵子罪裁定黄禹锡犯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执行;首尔大学解除了他的教授职务;还对黄禹锡科研小组的数名成员判处缓刑或处以罚金。 多起科学造假事件 多起科学造假事件 近年来,日本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 2014年1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CDB)的小保方晴子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两篇STAP细胞的论文,声称发现了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的全新方法:通过酸浴等刺激使成体细胞获得干细胞性质。被质疑学术不端,重复结果的失败以及最后检测证明干细胞结果不存在,被“Nature”期刊撤稿;理化所调查委员会判定存在捏造及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该中心副主任、小保芳的老师、论文共同署名者笹井芳树教授(52岁)于8月5日自杀身亡。8月6日《自然》杂志特地发表声明,称赞笹井芳树教授是干细胞和再生生物学领域具有先驱性业绩的杰出学者,他的去世对科学界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多起科学造假事件 2012年,日本东邦大学麻醉学者藤井善隆因学术造假,有超过100篇论文被要求撤稿。这次创纪录的学术丑闻让他20年的职业生涯受到了严重拷问。 2011年,东京大学学术委员会证实该校加藤茂明教授 1996-2011年间发表的165篇论文被调查,被认定有43篇论文存在图像合成和翻转加工等故意捏造行为, 43篇论文被撤回,还有10篇论文需要修改。 2006年,东京大学解雇了RNA研究专家、化学教授多比良和诚(Kazunari Taira)和其研究助理Hiroaki Kawasaki,因发表在《Nature》等多篇论文中有“不可靠的研究行为”。 多起科学造假事件 “汉芯”造假事件: 2003-2006年上海交大陈进团队声称成功“自主研制”了“汉芯一号”到“汉芯五号”。陈进成为大红大紫的科技精英,头顶着“长江学者”等无数耀眼的光环,是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带头人,获得了科技部等的大量科研资助,控制了多达六家上市公司。“汉芯一号”是一款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为了实现指纹识别和MP3播放等复杂功能,他买回具有上述功能的芯片,贴上了“汉芯”的标签,就变成了“自主研发”的成果,完全是造假欺骗行为。事发后,上海交大撤销了陈进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多起科学造假事件 华东理工大学:胡黎明于1991年28岁获博士学位,1992年被华东理工大学低职高聘为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 曾身兼要职:华东理工大学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教委超细材料反应工程开放实验室主任、华明公司总经理等。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