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终关怀护理伦理the nursing ethic of hospice care 人的一生有多长? 女人的一生 90秒速看女人从出生到衰老.flv 老年人最担心的是什么? 什么是临终关怀? 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比他们以往任何时候要引人注 目。正如夕阳的余晖、乐曲的终了、杯底的美酒一样, 留给人的记忆最温馨、最甜蜜,也最久远。 —莎士比亚 临终状态:生命活动趋于终结,生命的主要脏器功能已经衰竭,而死亡尚未来到 何谓死亡? 一、死亡的哲学概念 —从哲学上来说,人的人格能力、自我意识或意识经验能力才是“人”的唯一特征 黑格尔: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 柏拉图:研究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 伊比鸠鲁:死亡是感觉的丧失。 苏格拉底:勇敢的面对死亡。 德谟克利特: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 庄 子:“死生,命也” 。 二、死亡的生理学概念 全身死亡:传统对于死亡的理解,强调心肺功能的不可逆的终止 1951年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 血液循环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博等动物生命活动的终止。” 1979年我国《辞海》:把心跳、呼吸的停止作为死亡的重要标准。即,呼吸停止、心脏停跳,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是死亡的三个指征。 脑死亡:是指作为整体的大脑功能的的不可逆的终止。 三、死亡的方法学概念 《著名的哈佛标准》 1968年,美国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提出四条标准 “脑死亡”与“人死亡” 女李某为了钱而闯进了一位双腿均被截肢的 残疾老人的家里。这位有准备的老人开抢击中了李某的脑袋,随后报了警。两天之后,住在医院ICU里的李某被宣布为脑死亡。但28岁的李某是一个已经妊娠17周的孕妇。尽管李某大脑已经死亡,但是呼吸器维持着她的呼吸,她的心脏还在跳动着。她的父母希望医院尽一切可能维持她的“生命”,使孩子生下来。于是,呼吸器持续将空气泵入李某的肺脏;鼻饲管将营养物质和必须的水分送达她的胃部;她的心脏继续跳动着。护士们不断地活动她的肢体以免她关节强直;护士们不断变换她的姿体以免她发生褥疮;护士们还经常不断地清洁她的身体。3个半月之后,通过剖腹产手术,李某的胎儿出生了。胎儿稍微早产了一点,但是健康。 脑死亡的社会意义与存在问题 1993年香港临终关怀医院南郎医院定义道: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人和其家属进行的全人护理程式,它涵盖了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一直持续到丧亲悲伤阶段。 临终关怀的目的 原是朝圣者或旅客中途休息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以后,指通过运用各种护理手段,对那些毫无康复希望的临终患者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心理和躯体上的痛苦。 目的:使临终患者身体舒适、无痛,给予病人及家属感情和精神上的支持,提高终末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临终关怀护理伦理发展历程 开始于英国 1967年,英国的一位名叫桑德斯的女博士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 。 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 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 1988年7月15日,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天津医学院院长吴咸中教授与崔以泰副院长合作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1990年10月,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病房开始收治病人。 北京 --朝阳门医院“临终关怀”病区和松堂医院 上海 --南汇护理院 南京 --鼓楼安怀医院 浙江义乌 --关怀护理医院 沈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 1982年在香港天主教医院首先开始了临终服务,香港的学者称之为“善终服务” 。 1990年3月台北马偕医院建立了第一幢临终关怀安宁病房,台湾称为“安宁照顾”。 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1、尊重生命 2、关注护理而非治疗 3、注重生命质量 4、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不加速也 不延迟死亡 5、协助病人安静地、有尊严地死去;去者能善 终,留者能善留 1、尊重生命 顾海兵教授指出:“在我们的整个科学及教育的体系中,只有生的教育,而没有死的教育;只有优生学而没有优死学;只有计划生育而不计划死亡;只有人生观而没有人死观;只有生的崇高而没有死的光荣。试想,如果没有死亡,人口数量无限制增长,地球资源被吃光用尽,人类还能生存发展吗?因此,死亡的不可避免是人类延续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 上讲,死亡是伟大的”。 2、关注护理而非治疗 护理的重点也从生理上转移到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 扩大知识面,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 3、注重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基本要素,对生命质量进行医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中,这是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