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6年广东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广东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年广东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中国古代思想)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6·广东肇庆二模)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D.“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柏拉图 【解析】题目中的材料“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是一种辩证法思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是一种无为的思想,故A项错误;“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是说要自己主管自己,故B项错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是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C项正确;“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的是文化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6·广东珠海一模)对于管仲,孔子认为他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赞赏他“如其仁”;孟子抨击他背弃旧主、不知礼仪。这说明了(  ) A.对人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儒家学派内部存在分歧 C.战国时期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D.儒家思想得到新的发展 【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材料虽然体现了孔子和孟子对人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此并非本题主旨所在,而是要突出这种变化说明的问题,故A项错误;看似儒家学派内部存在分歧,但这并不是本题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本题无关,故C项错误;由孔子到孟子对管仲的评价发生变化,由赞赏其仁到抨击其不知礼仪,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6·广东清远一模)《韩非子》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从人才选拔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诸侯混战,群雄割据????????????????????????????B.宗法分法制遭到破坏 C.卿大夫的崛起????????????????????????????????????????D.士阶层的崛起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诸侯割据,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初步发展,阶层上,由于诸侯争霸的需求,士阶层崛起卿大夫阶层没落,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4.(2016·广东梅州一模)“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上述言论体现了(  ) A.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B.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C.“兼爱”“节俭”的墨家思想??????????????D.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材料“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可知孟子主张统治者应实行仁政一次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与法家思想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家仁政思想与墨家主张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道家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6·广东湛江一模)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一方面选派董仲舒……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并非独重法家,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重用张汤,……治理长安”,长安并非封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可见儒法并施,故D项正确。 【答案】D 6.(2016·广东深圳一模)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B.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