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V-I的和声概念与练习方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I-V-I的和声概念与练习方法

爵士樂必備元素—II-V-I的和聲概念與練習方法文/謝啟彬 不管你是對爵士樂即興有興趣的學習者,或是聽音樂找資料的樂迷,相信一定會常常聽到爵士樂手或是評論資料上說到「2-5」,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在談?是的,這是在爵士樂中很重要的和聲概念,所以我們先把它放到爵士曲式中來談。 所謂的「2-5」或「Two-Five」,原出於一種和聲進行上的動作,也就是低音的移動距離,會往下五度走,譬如如果是D和絃,那麼下個和絃就是G和絃,再下一個就是C和絃,這在許多被用來當作是爵士經典(標準)曲目的百老匯歌舞劇歌曲中,幾乎是家常便飯,請參考本欄「使用同一和絃進行曲式的不同主題旋律」一文,觀察許多曲子和絃根音(Root)的移動,便可一目了然。 這樣的一個動作,便決定了許多事情,而這動作,在小調(Minor Key)中特別多,打從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就是如此,許多法國香頌也是如此進行,甚至在受巴洛克風影響的重金屬搖滾樂中,也有數不清的例子。流行樂中,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Gary Moore的《Still Got The Blues》、Lionel Richie的《Hello》及兼具兩首歌影子的黃品源《妳怎麼捨得我難過?》︰ 《Still Got The Blues》開頭 Dm7 - G7 - CMaj7 - FMaj7 - Bm7b5 - Em7 - Am7 《Hello》副歌Dm7 - G7 - CMaj7 - FMaj7 - BbMaj7 - E7 - Am7 - A7 《妳怎麼捨得我難過?》副歌Dm7 - G7 - CMaj7 - FMaj 7- Bm7b5 - E7 - Am7 - A7 請注意它們根音的走向,是不是都是往下五度?這五度不只有完全五度(Perfect 5th),還包括了調性內的五度—大多是減五度(Diminished 5th),簡而言之,這樣的和聲模式,就是在一個小調中將調性和絃(Diatonic Chords)以五度下行的方式排列罷了!以上三首曲子,都屬於A小調。在爵士樂中,各位還必須知道三首最有名的曲子,那就是原來也是法國香頌的《Autumn Leaves》、Jerome Kern的《All The Things You Are》,以及Bart Howard的《Fly Me To The Moon》,請大家自行去分析一下,證明這個“慣性”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麼,在大多數的爵士樂教學體系中,總要我們練習「五度循環」(Cycle of Fifth)的緣故,因為這樣練習能幫你克服轉調的問題︰ CMaj7 - FMaj7 - BbMaj7 - EbMaj7 - AbMaj7 - DbMaj7 - GbMaj7(F#Maj7) - BMaj7 - EMaj7 - AMaj7 - DMaj7 - GMaj7 - CMaj7 Cm7 - Fm7 - Bbm7 - Ebm7 - Abm7 - Dbm7 - Gbm7(F#m7) - Bm7 - Em7 - Am7 - Dm7 - Gm7 - Cm7C7 - F7 - Bb7 - Eb7 - Ab7 - D7 - G(F#7) - B7 - E7 - A7 - D7 - G7 - C7尤其是第三個屬七和絃的循環,我們在談到「Rhythm Changes」時已介紹過。而轉調練習的重要性,我們也已提過了,相信你一定能體會把句子、段落或曲子拿來轉調練習的好處了! 那麼如果我們先回到一個大調之中,先看看它們的順階和絃—亦即調性內和絃—如何? 四個音的順階七和絃把它們分開來演奏,就是在爵士語彙裡提過的「琶音」(Arpeggio)啦!根據我們上面談到「往下五度走」的原則,最重要的就是「屬到主」的進行,也就是五級到一級,從巴洛克時代確定大小調(Tonality)之後,這動作可說是影響了幾百年來音樂的發展,包括你在小學時音樂課教唱的歌,或是去KTV歡唱的流行金曲,最後都會有這個「V-I」的和絃進行,在術語上我們叫它「解決」(Resolution),長一點的我們稱它為一個「終止式」(Cadence),像音樂老師常常彈的和絃就是︰ C - F - G7 - C C - F - C/G - G7 - C用功能和聲(Functional Harmony)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進行都符合「主—下屬—屬—主」的進行,也就是「T-SD-D-T」(Tonic-SubDominant-Dominant-Tonic),我們今天不打算鑽研古典和聲理論,請各位自己去找書或問音樂系的同學,我們要探討的,是到了爵士樂裡,大家會怎麼做? 很簡單!先找出這個調的屬七和絃,再解決到主和絃,以C大調來說,就是G7-Cmaj7,接下來,再援引五度下行的原則,回頭去找調性內哪個和絃應該擺在G7之前?Yes!就是Dm7和絃,這樣我們就找到了「Dm7-

文档评论(0)

ggdxyz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