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会 一、引言 植物保护学是研究植物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及其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的学科。植保学科属农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主要由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杂草学、鼠害学、农业生物安全学、植物检疫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并与基础学科的数理化、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以及生化学、信息学、环境学、遗传学、气候学、土壤学、栽培学、育种学、园艺学等学科都有密切相关。 植物保护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和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农业生物的安全,减少灾害损失。植保工作范畴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灾害预警、检验检疫、综合防控、农药与药械。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外来入侵生物、转基因生物也进入植保学科的范畴。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主要涉及部门单位有:福建省、市、县(区)植保植检站、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福建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及福建省森林保护和检疫的科研、技术推广单位等。 植保学科的发展是农学门类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植物保护工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植保工作对我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和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我省农业发展,我学会组织一批植保专家、教授,在调查、文献研究和探讨基础上,撰写出福建省植保学科发展报告。比较客观、全面地回顾总结和科学地评价我省植保学科的发展现状,包括植保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检疫、农药械等技术发展,以及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研究进展。结合省情,综合分析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福建省植保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以及今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对策等。 二、我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现状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采取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植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涵盖了对本科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土研究生、农业(植保)推广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人才培养。在多年开设植物保护专业培养本科生的基础上,1964年建立硕士点并开始招收昆虫学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昆虫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植物病理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建立昆虫学博士点并开始招生昆虫学博士研究生,1986年获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获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被批准为农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获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999年获准设立植物保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拥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农药学、生物防治、植物检疫、生态安全、植保经济、经济昆虫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的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1—2006年,已培养博士89名、硕士322名和博士后9名,其中国外博士后1人。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十分重视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大大改善了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条件,有力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开拓,学科建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植物病毒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昆虫生态公共实验室。同时,“植物病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农业部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与昆虫学”为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为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省、市农业部门,植保科研、教学单位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每年都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有关植保法规、病虫监测、防治控制、植物检疫、科学用药、农药管理、信息网络、科技创新等专题的研讨和培训,提高全省基层植保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科技服务技能与科技创新能力。 (二)植保体系建设现状 植保体系建设是植保学科和植保工作发展的基础。50多年来,我省植保体系从无到有,日臻完善。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农业部、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省建立了省级及部分市、县植保植检站或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同期,福建农学院和农科院也恢复设立植保系和植保研究所等机构。“文革”期间,各级植保机构大多被撤销,植保人员被下放,植保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改革开放后,农业部恢复了植保局,我省县级以上农业部门都设立了植保植检机构,省植保教学、科研机构也相继得到恢复、发展。全省植保人员得以扩充。后来,有些机构虽有调整,但国家加大了植保工作的投资力度,加强了植保法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体制改革等。“十五”、“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