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建设条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建设条件分析

第五章 建设条件分析 5.1 地理位置 疏港大道延长线工程位于东莞市西部,主要经过洪梅镇和道滘镇终点到达厚街镇西边港口大道。 洪梅镇建镇于1981年,位于东莞市西北部,毗邻珠江口,地处粤港经济走廊腹地。全镇总面积33.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9.46平方公里,镇内河涌交错,由四条东江支流分割为形似“川”字三大绿洲,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特色风貌。洪梅四季常青,民风淳朴,气候宜人。镇上盛产水稻、香蕉、甘蔗和优质鱼虾蟹,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道滘镇位于东莞市的西部 本项目位于东莞市西部,,西接起于丽莎到的疏港大道B段终点于望沙公路路口,经洪梅镇、道滘镇到达厚街镇港口大道。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5-1. 5.2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东莞市西部,路线经东莞市的洪梅镇和道滘镇,所在区域属于珠江三角洲下游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河网、沟渠、池塘密布,偶有残丘,台地点缀。 5.3区域地质概况 1、地质构造 线路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南缘,新华夏系隆起带的次一级断陷沉降区过度到东南沿海断褶带西南端。区内构造活动频繁,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示,伴随着这些构造运动,形成了以北东向北西构造为主,兼有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的构造,兵法与有基底褶皱及大陆边缘活动带褶皱的构造布局。但是由于第四系的覆盖,使得对着颇为复杂的基底构造行迹的认识较为困难。 东莞断陷盆地 形成于中新生代,基底由加里东期的片麻状细粒花岗岩及震旦系地层组成,覆盖上第三系地层,地表被第四系地层掩盖。盆地受北东及北西向断裂联合控制,沉积厚度大于300m。展布与线路以北,对本工程影响不大。 区内出露最老的地层为震旦系地层,加里东运动时期形成基地褶皱,而三叠纪至侏罗纪地层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形成大陆边缘活动带褶皱。由于横跨两个不同的次级构造单元,构造环境各异;各结构环境的地层因经历不同性质的构造活动,受力方式和强度不同,因而产生的褶皱形态、类型各异。 断裂 区域性断裂构造主要呈北东走向,东南面有河源断裂带。线路位于狮子洋断陷盆地中。主要断裂分述如下: 东莞断裂:该断裂时东江三角洲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南缘边界断裂,隶属于河源断裂带,它北至石龙,沿东江进入东莞市区,沿东江方向经厚街、沙田进入狮子洋。在遥感图像上其线性影像较清晰,断裂两盘组成不同的地貌单元,期间形成一条深-浅色带分界线;近场内该断裂长度超过50㎞,但大部分地段为第四系所覆盖,仅存少量露头。 2、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按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貌的不同特点,线路区以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为主。地下水水位埋藏变化不大,稳定水位埋深一般为0.30~1.00m 。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地下水与河水有直接水力联系,地下水位受河水及潮汐涨落的直接影响,并且每年5~10月为雨季,大气降雨充沛,地下水的水位会上升,而在冬季因降水减少,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年变化幅度为0.50~2.00m。第四系海陆交互相的砂及冲积圆砾层为主要含水层,根据区域水文资料,本线路的砂及圆砾层覆盖厚度较大,补给充沛,地下水较丰富,渗透系数50~100m/d。 基岩风化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灰质泥岩风化裂隙及节理裂隙中,水量较贫乏,基岩裂隙除局部较发育外,一般不甚发育,其富水程度低,渗透性属微弱,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及地表水渗透。 地下水补给与排泄, 工程范围中大气降雨及石马河、东江等河涌的地表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排泄主要表现为大气蒸发及枯水期时向河流排泄,地下水位受季节的影响明显。第四系砂层孔隙水的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和河水,岩石裂隙水主要靠第四系孔隙水的越流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中等腐蚀性,对裸露的钢结构具弱~中等腐蚀性。河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对裸露的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地层岩性 沿线地层包括第四系(Q)覆盖层的填筑土(Q4me)层、海路相沉积层(Q4me)、冲积(Q3a1)层和基岩的上第三系(N)地层,基岩岩性主要为泥岩,其次为淤泥和淤泥质亚粘土,厚度在2.0m左右。 5.4 气候 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996~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最暖为1998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1996年,年平均气温为22.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1998年8月20日),年极端最冷气温3。1℃(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日照时数充足,199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1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