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钣金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钣金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

检 验 标 准 名  称: 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 图  号: DMBM0.402. 003 拟  制: *** 审  核: *** 标 准 化: *** IQC会签: *** 批  准: *** 版本 更改单号 更改人 更改日期 版本 更改单号 更改人 更改日期 0 新归档 / 2004-6-10 目  次 ○、总则 1 一、电镀镍检验标准 1 1.1 试样要求 1 1.2 外观 1 1.3 镀层厚度 2 1.4 结合强度 2 1.5 耐蚀性 2 二、电镀锌检验标准 3 2.1 试样要求 3 2.2 外观 3 2.3 镀层厚度 4 2.4 结合强度 4 2.5 耐蚀性 4 2.6 白色钝化膜的存在性试验 4 三、装饰镀铬检验标准 5 3.1试样要求 5 3.2 外观 5 3.3 镀层厚度 5 3.4 结合强度 6 3.5 耐蚀性 6 四、喷漆检验标准 7 4.1 试片要求 7 4.2 颜色 7 4.3 光泽 7 4.4 外观 7 4.5 漆层厚度 8 4.6 附着力 8 4.7 抗冲击性 8 4.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8 五、粉末喷涂检验标准 9 5.1 试片要求 9 5.2 颜色 9 5.3 光泽 9 5.4 外观 9 5.5 涂层厚度 9 5.6 附着力 10 5.7 抗冲击性 10 5.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10 六、铝合金化学氧化检验标准 11 6.1 试片要求 11 6.2 外观 11 6.3 耐蚀性 11 七、铝合金喷砂光亮阳极化检验标准 12 7.1 试片要求 12 7.2 外观 12 7.3 氧化膜厚度 12 7.4 耐蚀性 12 7.5 封闭质量 12 八、喷砂及拉丝检验标准 13 8.1 拉丝件 13 8.2 喷砂件 13 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 ○、总则 0.1 零部件表面处理前应去除毛刺、飞边、划痕、氧化层等缺陷,锐边棱角倒钝。表面应作相应的除油、除锈、磷化、烘干等处理。喷漆件全部做底漆(防锈漆)。 0.2 涂覆层正面(指机柜、机箱、前门板等正面)在运转装配过程原则上不允许有损伤。其它部位在运转装配过程中引起的损伤,允许补漆。 0.3 外观缺陷允许的具体程度参照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DMBM0.402.001)执行。 0.4 来料检验的抽样方法和程序按IQC部门的相关规范执行。 一、电镀镍检验标准 1.1 试样要求 1.1.1 挂镀工艺 材料: 20 冷轧钢 尺寸: 80×125×1 ~ 4 (mm) 表面粗糙度: Ra ≤ 1 ?m 表面处理: 镀铜 +光亮镍。 1.1.2 滚镀工艺 材料: 20 冷轧钢 尺寸: 依工艺设备特点选择适当形状和大小的试样,要求其至少有一平面面积大于 30 ×30 (mm) 表面粗糙度: Ra ≤ 1 ?m 表面处理: 镀铜 +光亮镍。 1.2 外观 1.2.1 所有零件都应按 GB 5926-86 进行外观检查。 1.2.2 镍镀层应是光亮或带有柔和浅黄色的银白色。 1.2.3 镀层结晶应均匀、细致、光滑、连续。 1.2.4 在零件的非主视表面,允许有以下缺陷: 1)小而少的夹具印(夹具印小于 1×1 mm2); 2)镀层局部呈雾状(雾状面积小于10×10 mm2)。 1.2.5 不允许: 1)镀层有斑点、黑点、烧焦、粗糙、针孔、麻点、分层、起泡、起皮、脱落: 2)树枝状、海绵状和条纹状镀层; 3)局部无镀层(盲孔内、以及深度大于直径的孔内部分除外); 4)以及 1.2.4 节中未包含的其它缺陷。 1.3 镀层厚度 1.3.1 按 GB 5930-86 进行检测。厚度检查在零件上进行;每批零件供应方都需检测。 1.3.2 对钢铁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到的区域,其局部总厚度必须达到 30 μm 以上,其中铜镀层为 20-25μm,镍镀层为 10-15μm ;盲孔内、以及深度大于直径或开口宽度的部分不规定厚度。 1.3.3 对铜合金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到的区域,镍镀层为15-20 μm; 盲孔内、以及深度大于直径或开口宽度的部分不规定厚度。 1.3.4 凡直径为 20 mm 的球不能接触到的区域,其厚度不作要求。 1.3.5 对螺纹紧固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