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_第二篇__应用篇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_第二篇__应用篇1

第二篇 应用篇 第1章 热可塑性聚酰亚胺 1.绪言 以60年代由Dupont公司开发的[KAPTON]为代表的芳香族聚酰亚胺因为具有耐热性,耐药品性再加上优异的机械强度和电性能,作为电子制品、各种工业机械、汽车、飞机等的高性能零部件等得到广泛的实用化。但是这种由二苯醚二胺(ODA)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构成的聚酰亚胺因为具有不溶、不熔的特性,造成成型加工性差,不得不在前驱体聚酰胺酸的形态成型加工。这个前驱体的聚酰胺酸水解性很强,就需要在冷、暗处保存,还有当闭环生成聚酰亚胺时要生成副产物水,所以得到聚酰亚胺的成型加工品工艺繁琐和必须的设备。这样由于聚酰亚胺自身成型加工性差,就成了妨碍这个性能优异树脂得到更广泛应用的制约因素之一。这使它得到聚酰亚胺树脂虽然具有高性能但也是一个很贵的材料。因此,创立一种技术能使聚酰亚胺树脂既保持其原有优异性能,又具有好的加工性,就成为化学家和树脂生产厂家面对的长期课题之一。 图1 付与聚酰亚胺成型加工性能的方法 改善聚酰亚胺成型加工性的方法如图1所示有三种方法。首先是使聚酰亚胺具有溶剂可溶性,也就是发现可溶不熔的方法。这个方法以Harris、Lanier 1)为首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探讨。通过向聚酰亚胺基本骨架引入体积大的苯基,可得到既保持耐热性又具有溶剂溶解性的「AVIMID」,这是Dupont公司开发的2)。第二种方法是,使聚酰亚胺既具有溶剂可溶性又具有可塑性,也就是发现了可溶、可熔性的方法。这个方法是由Takekoshi等3)提出,得到了很好的溶剂溶解性和熔融流动性的结果,GE公司把它以「ULTEM」上市。这个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比过去熟知的工程塑料之一的聚醚砜(PES)树脂的220℃还要低,为215℃,对各种卤代烃都有20%以上溶解性,因此现在与传统的聚酰亚胺不同,以聚醚酰亚胺树脂的名义分到另一范围去了。第三种方法是使聚酰亚胺具有可塑性,即发现不溶、可熔性的方法。这个方法由NASA(美国航空宇宙局)的St.Clair等4),5)和三井化学的山口等6),7)进行了探讨。他们使聚酰亚胺具有可熔性,就没有必要使用溶剂,因此不论从环境安全性和生产成本看,都可认为是最有利的方法,所以积极致力于开发。结果,在70年代后期由NASA的Langley Research Center以「LARC-TPI」命名推出了热可塑性聚酰亚胺。其后关于「LARC-TPI」作为高耐热性热熔性粘粘剂开展了大量应用研究。另一方面,三井化学的玉井等8)~10)通过对热可塑性和聚酰亚胺重复单元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了聚酰亚胺「AURUM」,这种聚酰亚胺适合制备精密注射成形品、薄膜、流延膜、纤维、予浸物、粘合剂等多种多样的制品,而且具有250℃以上的高玻璃化转变,并于80年代上市。 在本章中首先对聚酰亚胺热可塑性的发现及与重复单元结构的关系进行叙述,接着介绍热塑性聚酰亚胺「AURUM」的基本性能,最后谈到以「AURUM」为代表的热塑性聚酰亚胺的用途开发。 2.热可塑性聚酰亚胺及其重复单元结构 在进行热塑性聚酰亚胺设计时基本上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关于亚胺基的集合性相关的方案。一个苯环上邻接一个亚胺基是与苯环一同构成一个平面板状结构。因此,这个单元由于杂环的强极性和很高的极化率会产生很大的凝集力。它使亚胺单元间的集聚力非常高,使分子链的易动性下降,成为使它具有高熔点(Tm)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原因之一。这样,要使其具有可塑性就有必要降低其分子间的凝聚力。也就是要使聚合物中的重复单元中的亚胺单元的相对浓度降低。换言之,这个方案就是要在出发原料均苯四酸酐和二胺化合中引入亚胺基以外的热稳定官能团或芳香族原子团,形成亚胺基在重复单元中的浓度下降的方案。 第二个方案是关于分子链弯曲性的方案。如果平面状的芳香族亚胺基是直线且平面排列形成刚直分子链,可以认为即使降低重复单元中亚胺基的浓度也不可能解决其分子集聚问题。要使聚酰亚胺的这种强烈的集聚状态不能形成,就必须要使芳香族分子链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使其不能取同一的立体配位。也就是要使分子链尽可能具有弯曲性,这就要使芳香族分子链采取间位联结,或为了使两个苯环的面排列相互成交叉而引入螺茚(spiroindane)骨架等,这是分子设计的指导思想之一。根据这种具有热可塑性聚酰亚胺的设计方案,设计的热可塑性聚酰亚胺已知的已有几种,但有的虽然具有热可塑性,可物性方面有的又受到了限制。把结构与热可塑性发现相关联起来系统进行研究的例子还不很多,不过已有Kumar等14)、Tamai等15)的研究事例。 现在,作为耐热粘结剂用的热可塑性聚酰亚胺有几个品种,但可以加热熔融成型的热可塑性和耐热性兼备的,而且又可作商品买得到的芳香族聚酰亚胺已知的只有三井化学的「AURUM」。 表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