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可久散曲二首》专用课件
张可久散曲二首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80一约1348),号小山。一生坎坷,四十岁前为功名奔波,后曾为绍兴路吏。七十多岁尚迫于生计,为昆山幕僚。 张可久为元代创作散曲最多的作家(小令853,套数9),朱权盛赞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食烟火之气,真可谓不羁之才”。李开先:“元之张(可久)、乔(吉),其犹唐之李、杜乎!” 在元代曲家中,“只有小山才全面地将传统诗词的艺术精神输入散曲,这是本期曲家传统文人意识复苏最深刻的表现,是小山散曲‘雅化’的实质所在,对中国散曲的发展趋向,尤其是对清代散曲,影响极大。……在小山曲中,我们经常可体会到一种与前期曲家所不同的恋旧心理和清雅的文士情趣”。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吕·红绣鞋】 天台瀑布寺 归纳主旨 这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从中可见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懑。 奇妙景物描写 “险” 前两句写实,突显这两种实景之险恶。 继之三句,对前两种实景作进一步的渲染烘托。猿之哀,鸟之啼,风之吼,三种声音之出现,使“险恶”的天台山渲染更为惊心恐怖的氛围。 层层深化的景物描写,酿造一种一触即发的“险恶”势态,第二层写人心更加险恶便显得意味无穷。 奇特的艺术构思 作者立意奇特,构思奇妙:名为写“寺”,笔墨并非在“寺”;看似写“山”意又不在“山”。当险恶的天台山染尽恐怖气氛时,笔锋一转,“比人心山未险”一句推出戛然而止飞,看似突兀,实则意味无穷。 其发人深思并痛恨人心险恶的力度,实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从中见出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懑,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 【正宫·醉太平】 无题 这首曲描绘了哪些的社会现象?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人人都嫌弃讨厌命运不顺,个个都因此而见钱眼开。开篇直截了当指出“贪财”的社会弊端,揭露世风败坏的现实。 “水晶环人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清白无瑕者接触这“黑染缸”,一下子就被沾染变坏,行为与恶习混而为一。这两句具体说明病态社会的恶劣后果。 “文章糊了盛钱囤”三句意谓:读书写文章成了升官发财的手段,接待宾朋的门庭变成坑人的陷阱,清正廉洁的人遭到贬斥打击,被人看作无知的糊涂蛋。讽刺黑白颠倒的现象。 “葫芦提倒稳”:装着糊里糊涂,反而安全稳妥。这句看似消极,实为愤世嫉俗的反语。 关于主旨和主要表现手法 张可久的散曲取材广泛,举凡写景抒怀、男女恋情、叹世归隐、酬唱赠答等文人生活的各方面,几乎都有涉及,其中不乏愤世嫉俗的悲叹帐恨之作。 这首曲是元曲中感叹世风败坏、讽刺丑恶世俗的名作,对道德沦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 本曲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喻和“鼎足对”。 张可久散曲特点 小山散曲取材广泛,举凡写景抒怀、男女恋情、叹世归隐、酬唱赠答等文人生活的各方面,几乎都有涉及,其中不乏愤世嫉俗的悲叹帐恨之作。如【正宫·醉太平】《无题》:“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对道德沦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然而像这类表现其入世情怀的笔锋尖利之作,在小山散曲中并不多见,最能代表其清而且丽、竽而不艳创作风格的,是大量的写景之作。 元散曲特点:通俗又高雅 以《天台瀑布寺》《无题》为例说明“通俗又高雅”的具体表现(课后练习三) 参考答案 通俗——即语言平浅易明 高雅——立意高深文雅,内涵丰富 “既通俗又高雅”指用语言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意义深刻的主题。 《天》和《无题》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通俗易懂,其中《无题》的语言全为俗语;《天》所用的“杜鹃啼血”的典故也是为人所熟悉,主旨句“比人心山未险”也如同口语。 两曲的“高雅”体现在: 《天》名为写景,实则以景之险衬托人心之险,意境浑圆。 《无题》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文雅的鼎足对的形式,主题上对世风败落的种种现象讽刺深刻。 * * 理解内容 本曲名为写“寺”,笔墨并非在“寺”;看似写“山”意在“山”上吗? 前五句突出天台山和天台山飞瀑之险, 从而为最后一句(“比人心山未险”)的议论作好铺垫,最后一句则是卒章显志的点睛之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