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学习目标】
理解明清之际儒学活跃的背景;
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观点。
【夯实基础】
1、结合所学必修内容及第一子目第1段内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分析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原因。
① 经济上:新的经济因素 萌芽并缓慢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 政治上:社会动荡,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深化, 空前强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③ 思想文化上:宋明理学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个性,摧残了人们的思想,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而 却强化(如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
④ 个人经历:一些思想家如明朝 ,明末清初 、 、 等经历和思考。
2、结合课本知识,完成并巩固下列表格。
时间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有哪些? 如何评价? 明 后 期
离经叛道 ①破除对 的迷信,向 思想发出挑战。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非标准依据 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 的私欲,指出人不能脱离基本物资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号称“离经叛道”思想家。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的要求。 明 末 清 初
抨击君主专制 ①抨击君主专制,认为 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 思想。 其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
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倡导经世致用 ①提出“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到 中求真
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著有实用价值高的《 》。 其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唯物思想家 ①认为世界是 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 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②认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③认为 是相对的, 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 思想。 其 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能力提升】
一、用横向联系的眼光分析历史。
1、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原因。
2、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并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实质影响。而几乎同一时期的欧洲启蒙运动却扫荡了整个欧洲,造成二者影响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二、用纵向发展的眼光理清历史。
(2012年南京学情调研·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2分)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