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文言文实词小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中部高三备课组编
一、【之】
1.代词
⑴ 人称代词
① 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B 子孙视之不甚惜。(《六国论》)
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② 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⑵ 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D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助词
⑴ 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
⑵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
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 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⑷ 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⑸ 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3.动词 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
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
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你的补充
二、【为】
1.动词 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
⑴ 做、作
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⑵ 治、治理 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⑶ 担任、充当
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⑷ 变为、变作 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⑸ 当作、作为 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⑹ 以为、认为 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⑺ 叫做、称为 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⑻ 是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⑼ 成为 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⑽ 参与 例: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⑾ 演奏 例: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关于“以为”、“以……为”:在古汉语中,“以为”一般是两个词,是“以之为”,即“把……当作/做……”的意思(也有例外)。现代汉语“以为”是一个词,即“认为”。以下可自测。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②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
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
④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⑤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⑥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2.介词
⑴ 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替、给”。
例:A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B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 表原因 译为:“因为、因此”。 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
⑶ 表目的 译为:“为了”。 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⑷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为所”) 译为:“被”。
例:A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高祖本纪》)
B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C 为国者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注册香港公司的香港投资环境介绍。.doc VIP
- 9《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第8讲 二《德不可空谈》课件 学生读本高年级 (1).pptx
- 脚手架、满堂架钢管、扣件用量的计算.xls VIP
- 1-3-4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docx VIP
- 中国IBD蓝皮书 -中国炎症性肠病医患认知 暨生存质量报告 溃疡性结肠炎部分.docx
- AB变频器PowerFlex 700 说明书.pdf VIP
- 压覆影响区范围的确定、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编写提纲、评估报告编写提纲.docx VIP
- 公安辅警综合基础知识题库汇总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