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对北宋豪放派的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词对北宋豪放派的影响

苏轼词对北宋豪放派的影响 指导老师: 陈诗智 组长:柯学佳 组员:卓蕾蕾、林珍莉、曾冰冰、丁瑞翔、阮瑞丰、林祥威、张杰 摘要 苏轼——一个流芳百世的伟人,一代名家大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从才艺方面讲,苏轼可谓是全才了,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的书法作品更是为更多文人所赞颂。中国历史千秋万代,传统文化亦博大精深,苏轼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词作上,他开创了豪放派,拓展了词的体裁。从爱国叙事到花间月下无所不写。豪放是他一贯的词风,但其中也不乏委婉之作,透露着他细腻的情感。不难看出苏轼也是个性情中人。他对当时社会及后代文人也有一定的影响。 简单的采访入题 采访题目 1.请举三个豪放派代表人物 答案:苏轼 辛弃疾 张元干 张孝祥 陈亮 2.请举三个豪放派代表作 答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大江东去)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破阵子》(罪里挑灯看剑) 《永遇乐》 《贺新郎》 《六州歌头》 《念奴娇·登多景楼》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3.苏轼词风分三类,请问分别是哪三类 答案:一.爱国类 二.田园类 三.创新类 研究的背景: ? 通过简单的采访,我们发现大家对苏轼,对豪放派的了解甚少。有些同学甚至连苏轼创立的“豪放派”闻所未闻。正因为这样,我们小组一致认为应该对“苏轼词对北宋豪放派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从而也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随着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同学们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其中来。我们组研究的课题是苏轼的词对北宋豪放派的影响。 ? 研究苏轼的词,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北宋文化的一种透视。宋代有两大别派,既从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开创了豪放派。历史千秋万代,每个朝代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民族文化,追寻文化的精髓,无疑是对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即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又充实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并且,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更是与高考接轨的,享受的同时又有收获。在学校的书本上,我们只学到了苏轼词的毫毛。我们渴望更深入的了解他,体会当时他描写诗时所表达的美好情感。通过研究性学习,相信苏轼的词将会把我们引入他刚新俊逸的诗境中。 研究的过程: ①确定主题 ②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③整理资料,拟好结题报告 ④制作幻灯片 ⑤报告成果 研究的成果 ⒈课题的内容: ?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奇葩之一,而宋词又有豪放与婉约之分。苏轼作为豪放的掌门人,一代文坛盟主,对词的贡献尤大。他一生在政治上跌宕起伏,充满坎坷和悲剧;在文学上却是人们公认的天才、全才。他这一文学巨匠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与当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息息相关。 ⒉苏轼简介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父苏询,弟苏辙都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学上,苏轼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 ?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被贬时间最长,被贬路程最远,也是最伟大的诗人。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贬,成就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仕途的失意,命运的坎坷,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儒、释、道三家思想,我们不难在他的诗文中找到踪迹。 苏轼文学成就 苏轼在文艺上的杰出成就,决定于当时的历史因素,他个人的抱负和经历,同时还由于他的善于学习。他特别重视智慧对于人生的指示作用,以为它象眼睛指示人们的行走一样。他又曾举南方人天天和水在一起,十五岁就识水性,来说明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基于这种认识,他除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外,还从实际生活里学到许多东西。他重视学问知识的积累,而反对“求精于数外,弃迹以求妙”的作法;但在掌握它的主要内容之后,一些过程的形迹的东西就不必那么重视。他注意较有系统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而又认为各种不同的学术或文艺可以互相沟通,互相启发(注:参看《日喻》、《大悲阁记》、《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序》等篇。)。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对同时以及后来的学者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苏轼词的介绍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