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四)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二战后)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这实际上反映了二战后
A.美苏间同盟关系得到加强 B.两个阵营包括了世界所有国家
C.美苏在世界格局中的支配地位 D.美苏争夺霸权的战争不断升级
解析: 世界格局中的“极”指的是对世界其他力量起着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材料说明了二战后美苏即为世界的“两极”,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二战后美苏间同盟关系破裂的史实不符;B项错在包括“所有国家”的表述上;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C
2.1946年3月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斯大林所指的事件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美国声明援助“自由”国家
C.“欧洲复兴计划”实施 D.美国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析: 材料反映的事件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从材料时间和内容上看,此时冷战并没开始,只是冷战前的舆论宣传,这应是“铁幕演说”,故选A项。B、C、D三项均是在材料所述情景之后发生的事件。
答案:A
3.“(杜鲁门主义)是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中一个意识形态的盾牌,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可见“杜鲁门主义”和“门罗主义”的共同点是
A.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B.暴露了美国的霸权野心
C.标志着美国外交转折 D.针对的势力范围相同
解析: “杜鲁门主义”以国家意识形态对苏联提出“遏制”,并企图建立全球霸权。材料认为二者都是美国对外扩张,树立霸权的宣言书,只不过“门罗主义”针对的是在美洲的霸权,而“杜鲁门主义”是要在全球扩张,与苏联对抗,故B项符合题意,而排除D项。A、C两项不符合“门罗主义”。
答案:B
4.下面是1947~1952年美国对东欧国家出口贸易额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图中贸易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东欧国家对美国扩张的抵制 B.美苏冷战波及东欧
C.苏联取代了美国对东欧的控制 D.美国战后对外重心转向了亚洲
解析:根据示意图中的时间等信息,可知美国对东欧出口贸易的大幅减少是从1947年开始的,而这一年正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并恢复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年,也正是这一经济手段使美国大幅减少对东欧国家的出口,延缓东欧国家在战后的经济恢复,所以图中贸易额的变化正是冷战政策影响的结果,故选B项。
答案:B
5.1963年6月26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柏林作题为《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讲时说:“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他还说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这些言论意在
A.赞扬联邦德国的自由传统 B.赞扬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精神
C.指责苏联和东德采取的对抗措施 D.批评冷战政策带来的弊端
解析: 柏林墙是东德修筑的,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它的修筑是德国分裂的标志,所以是冷战的恶果。肯尼迪此语意在批评柏林墙的修筑不符合民主精神,是对人民的防御,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说法与材料的中心含义不符。
答案:C
6.1962年10月,全世界所有的美国核部队和常规部队都已经奉命准备随时行动,一支庞大的部队也聚集在佛罗里达。对外美国则宣称,这是每年在这一地区例行军事演习的一部分。对此举评价正确的是
A.是美军正常的国内军事活动
B.意在打破苏联对美洲的封锁
C.意在加强军事存在以争取外交主动
D.实为干涉他国内政,保持争霸优势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古巴导弹危机在军事上做出的反映,以强硬的态度迫使苏联妥协,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不正确,此举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国内军事活动;B项所述“苏联对美洲的封锁”不符合史实;D项所述“干涉他国内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C
7.右图是一幅关于二战后国际政治的漫画。该漫画讽刺的是
A.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必然要失败
B.美国对越南的战争是步法国后尘
C.美国同法国一样,无法遏制中国
D.美国对法国侵略越南在隔岸观火
解析: 二战后,法国发动了对越南的殖民战争,但最终是失败的,而后美国在“亚洲政策”的幌子下也发动了对越南的战争。漫画中,美国的亚洲政策虽在地面上,但法国的殖民主义已深陷陷阱之中并变为了骷髅,其主要在说明美国同法国一样也必然有如此结局,故选B项。
答案:B
8.1966 年6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