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分析训练(含答案)
一、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1 一5 题。
某一年份引黄各省(区、市)地表水分行业利用情况统计表 (单位:亿立方米) 省份 项目 农田灌溉 林木鱼畜 工业 城镇公共 居民生活 生态环境 合计 青海 取水量 12.45 1.87 0.2 0.43 14.95 8.63 1.58 0.13 0.28 10.62 取水量 0.09 0.1 0.05 0.01 0.04 0.29 0.09 0.1 0.03 0.01 0.03 0.26 取水量 21.16 2.1 10.56 0.96 2.91 0.12 37.81 17.11 1.79 7.34 0.81 2.17 0.11 29.33 取水量 57.95 9.59 0.96 0.16 0.32 68.98 28.67 8.08 0.46 0.14 0.32 37.67 取水量 57.58 5.01 3.65 0.23 0.44 0.1 67.01 49.03 3.61 2.98 0.23 0.44 0.1 56.39 取水量 16.68 2.45 2.87 0.62 1.88 0.42 24.92 14.69 2.11 1.89 0.56 1.24 0.42 20.91 取水量 8.09 0.57 1.91 0.29 0.77 0.04 11.67 7.44 0.82 1.3 0.26 0.51 0.04 10.07 取水量 20.48 0.82 4.03 0.4 1.63 0.51 27.87 19.66 0.7 3.39 0.38 1.48 0.46 26.07 取水量 40.64 0.44 4.81 1.11 2.47 0.97 50.44 40.17 0.39 4.59 1.1 2.36 0.96 49.57 取水量 2.14 0.4 1.3 4.24 8.08 2.14 0.4 1.3 4.24 8.08 取水量 235.12 22.85 31.18 4.02 12.03 6.72 312.02 185.49 1.88 24.25 3.75 9.95 6.65 248.97 A选项不正确,因为2005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11+10=21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11家只是年印刷量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印刷量减少的企业个数;B选项较为繁琐,先不进行判断;C选项不正确,因为2005年增长率在两位数的企业数为8+13=21家,21家只是年印刷量5-10亿对开张企业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企业数;D选项不正确,因为2006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1家,而印刷量在5-10亿对开张的企业有28家,因此年印刷量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百分比大于50%。只可能是B选项正确,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当中年增长率低于5%的企业包括了增长率为负的企业。
这道题出的并不十分严谨。因为根据文字材料只能知道增长率5%以上的企业数量和总企业数量,增长率在5%以下的企业数量并不能够由两者相减得到,因为可能有企业的增长率恰好为5%,这也是为什么在解析当中提到“B选项较为繁琐”的原因。但是根据题目其余选项的明显错误,只能忽略这个不严谨之处。
11. 根据资料,下列可以解释报纸印刷量增长率变化的事例是( )
A.1994年各大报纸的发行量出现萎缩
B.2003至2005年出现电子报纸等新媒体
C.2000至2002年各大报纸纷纷增加版面
D.1997至1999年各大报纸刊登的广告数量持续减少
A选项不正确,1994年的增长率为正,因此各大报纸发行量不可能出现萎缩;B选项正确,正因为电子报纸能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报纸的印刷量增长变缓(注意,这并不代表减少);C选项不正确,如果2000年至2002年各大报纸纷纷增加了版面,那么年印刷量应该增加更快;D选项不正确,“广告数量”属于无关信息。
三、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12-16题
某省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明显快于乡村。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4万人,增加3.4倍,年均增长6%;所占比重达到43.5%,上升23.8个百分点。全省乡村就业人员比1976年增加1020.2万人,增长40.8%,年均增长1.2%;所占比重为56.5%,下降23.8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成为就业的主导产业。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7.1%,所占比重达到了34%,上升16.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减少85.7万人,所占比重下降了3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增加1623.3万人,所占比重上升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