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慢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慢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慢性鼻炎属于常见多发性鼻病,临床上一般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类。后者多由前者病情加重所致,临床上以间歇性与交替性鼻塞或持续性鼻塞,分泌物增多为特点。如果慢性鼻炎因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引起病情加重者,也称药物性鼻炎。
中医称本病为鼻窒,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指出:“鼻窒是因脏腑虚弱,邪滞鼻窍所致,以长期鼻塞、流涕为特征的慢性鼻病。主要指慢性鼻炎。”
鼻窒一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鼻窒……”,“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寒热、嚏、鼽、衄、鼻窒……”。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最早描述了本病的特征,指出:“鼻窒,窒,塞也。火主月真膹肿胀,故热客阳明而鼻中月真胀则窒塞也......盖阳气盛于上,而侧卧则上窍通利而下窍闭塞者,谓阳明之脉左右相交,而左脉注于右窍,右脉注于左窍,故风热郁结,病偏于左而右窍反塞之也。”历代医家对本病论述颇多,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从风热火邪郁结于肺或阳明经脉认识,如上述《内经》及刘河间所论,又如明·王节斋《明医杂著》卷三说:“鼻塞不闻香臭,或但遇寒月多塞,或略感风寒便塞,不时举发者……此是肺经素有火邪,火郁甚则喜得热而恶寒,故遇寒便塞,遇感便发也。”二是气虚。如《灵枢·本神》说:“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明·薛己注《明医杂著》卷三说:“若因肌饱劳役所伤,脾胃升发之气不能上升,邪害空窍,故不利而不闻香臭者,宜养脾胃,使阳气上行则鼻通矣。”但纵观各家所论,以从火热认识居多。如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说:“大都常塞者多火,暴塞得多风寒,当以此为辨。”清·张璐《张氏医通》卷八亦说:“暴起为寒,久郁成热。”所谓“暴起”者,指伤风鼻塞而言,“久郁”者,主要指鼻窒而言。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气虚,肺脾不足,或肾阳亏虚,寒邪滞久滞鼻窍。故遇寒而重;二是脏腑郁热,主要是肺胃或胆经郁热,上干鼻窍;三是气血瘀滞,鼻窍不利,故鼻塞持续。
1、肺虚邪滞,鼻窍不利:肺主肃降、卫外。若肺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则易为邪毒侵袭;肃降不力,则邪毒滞留鼻窍。
2、脾虚邪滞,鼻窍不利:脾属土生金,主运化,升清降浊。脾气虚弱,运化不健,清阳不升,肺金失养,寒湿浊邪上干,久滞鼻窍,发为本病。《医学准绳六要》说:“气虚之人,气弱不能上升,则鼻塞滞。所谓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是也。”
3、阳虚寒滞,鼻窍不利:督脉循行于鼻,统领一身之阳。肾阳不跳,督脉虚寒,寒邪凝滞鼻窍,致鼻塞不利。
4、郁热上干,鼻窍不利:鼻属肺窍,其经脉专属阳明;胆为奇恒之腑,上通于脑,脑为精髓之海,下通于鼻;肝胆互为表里,肝之经脉循抵畜门(后鼻孔)。伤风鼻塞余邪未清,或屡感风邪久郁化热,内舍于肺与阳明、肝胆经脉,肺失肃降,阳明、肝胆经脉郁热,循经上干,留滞鼻窍为病。如明·方贤《奇效良方》卷五十九说:“鼻者足阳明胃经所主,阳明之脉左右相交,注于鼻孔。又鼻者肺之窍,故肺气通于鼻。其邪热干于二经,发于鼻而为窒塞鼽嚏之证。”
5、气血瘀滞,鼻窍不利:邪毒久滞鼻窍,日久深入脉络,气血瘀滞,甚则血瘀生痰,痰瘀互结,阻滞鼻窍,加重鼻窍窒塞,病程延长。
【西医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本病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所致;鼻腔及鼻窦的慢性疾病,特别是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或嵴突长期妨碍鼻腔通气引流,使鼻黏膜产生慢性炎症;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鼻腔用药不当或为时过久,特别是长期使用减充血剂;职业或环境因素,如有害气体或粉尘刺激等,温度与湿度的变化等,均可导致本病。全身因素如许多慢性疾病、长期便秘、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嗜好烟酒,以及免疫功能障碍和变态反应等,亦与本病有关。其病理主要是鼻黏膜、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及其血管、神经功能失调。其中慢性单纯性鼻炎主要为鼻腔血管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黏膜下血管失去收缩能力,特别是下鼻甲黏膜下海绵状组织呈慢性扩张状态,血管和腺体周围淋巴细胞与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分泌活跃;而慢性肥厚性鼻炎则有局限性或弥漫性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引起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或形成息肉,病变严重者,可致鼻甲骨膜、骨质的增生,使鼻甲变硬、失去弹性。
【诊断要点】
㈠慢性单纯性鼻炎
1、症状
⑴鼻塞:间歇性鼻塞,多在寒冷时或早晚、静坐后鼻塞,活动后减轻;交替性鼻塞,一侧通畅,另一侧鼻塞,往往于侧卧时,居下侧的鼻腔阻塞。由于鼻塞,有可能出现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头昏、头痛。
⑵鼻涕:时有鼻涕,常为黏液性涕,量少,若感染后可有出现黏脓涕。因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检验与试验质量控制.ppt
- 检验方法的性能验.ppt
- 格润高特防水简介.ppt
- 植物成分说明23种.ppt
- 有机化学第一章PPT.ppt
- 植物生理学 抗逆性.ppt
- 植物组织培养在科研中的应用 范飞.ppt
- 植物生理学绪论2.ppt
-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ppt
- 椎管内麻醉意外与并发症防治.ppt
- 剧本杀行业报告:内容创作规范与剧本市场拓展策略.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区域文化特色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实战案例研究.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路径与模式探索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与品牌差异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区域市场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态势与品牌竞争策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市场拓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沙市场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三角市场竞争策略与布局分析.docx
- 医疗行业数据合规:2025年数据安全法实施后的合规监管挑战与应对.docx
最近下载
- 2024新沪教版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各章节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VIP
- 高中数学-思维导图(60图).pdf VIP
- 饮水机清洁技巧课件.pptx VIP
- 放学路上作文600字.docx VIP
- 应急大队档案培训.pptx
- 人体解剖学(第二版):消化系统PPT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2012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附答案).pdf VIP
- 18.6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规定(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pptx VIP
- 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2篇:加强作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四升五)四年级语文暑假特色作业(可修改可打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