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民事立案登记制.doc
浅析民事立案登记制
摘 要 2015年5月1日起,民事立案登记制开始实施,对法院、社会公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公众的权利得到了更好的维护,而法院却因此工作量剧增。本文从笔者暑期法院实习的视角切入,浅析民事立案登记制对法院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立案登记制 庭前会议 司法改革 诉权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2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坚强决心,对促进中国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具有里程碑意义。笔者有幸在立案登记制实施之后在法院实习,下面将自己的所观所想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对立案登记制进行简要分析。
一、概述
首先对立案登记制的概念进行介绍: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做出决定是否立案登记。
2015年5月1日起,立案登记制取代立案审查制,在此之前,法院对于当事人的起诉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审查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以决定是否受理,但是实践中不同地区的法院对当事人起诉的审查尺度不一,有些甚至进行了实质性审查,造成某种意义上立案难的问题;而立案登记制,只要当事人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就必须接收,且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处理。这一改革有利于保障当事人诉权,有利于发挥司法的应有功能。
二、案件数量增长的数据分析
自公布之日起就广受关注的立案登记制,不断有相关新闻报道,实行之后,相关数据报道激增。2015年5月4日是全国法院实施立案登记制的第一个工作日,据不完全统计,4日当天全国法院立案数量超过67000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20%,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85%;北京市三级法院共接待立案群众3005人次,当场立案1963件,发放一次性补正起诉材料257份,出具接收起诉材料清单1644份;上海全市法院共登记立案2866件,其中,当场立案2556件,同比登记制实施前平均每天收案数2228件上升14.72%。
法院受理的案件较之前大幅度增加,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民众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虽然法院提前都做好了一定程度的应对措施,基本保障立案窗口接待有序,立案程序规范,秩序良好。但是对于一些案件数量原本就处于饱和状态的法院,意味着空前的工作压力,以前因为审查而压着的案子,难立的案子现在都接收了,但是法院的人力、物力资源并没有随之增加,所以,民事立案登记制实施后,案件的处理效果还有待观察。
查阅相关数据发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一审民事案件受案量突破百万大关, 1999年是个关键节点,突破500万大关,此后,立案标准就卡得严了些,通过不断的控制,缓慢下降后,逐渐稳定在了每年400多万件。直到2007年后,随着物权法、劳动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出台,以及诉讼费用降低,案件又有了迅猛增长,2012年已超过700万件。而我所实习的法庭,目前的结案数量已经是去年一年的数量,而且立案登记制还是五月份才开始实行的,因此,就目前的数据来看,2015年的案件总数量将会创造历史新高。
三、实习的直观感受
基层法院作为立案登记制最直接的被影响者,其职能的有效实现不仅仅需要强调立案登记制实施保障机制的完善,还将对审级制度的改革、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甚至法治的社会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也是法治现实对司法改革的呼唤。
作为一名法科学子,能够在恰巧在立案登记制实行不久后开始实习,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之前,对于立案登记制感受仅仅是简单的,当事人的诉求都可以得到解决,法院必须要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真正在法院实习以后,才感受到法院的“难”。新闻报道中清华的一位教授说,“学界是一直在提,但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反馈来看,没觉得会真动,也就没特别研究应对措施。结果中央一决定,很快就全面推开了。”所以很多基层法院尚且不能成熟应对。我在派出法庭的立案室与书记员一同接待过一些当事人,当事人有任何的法律问题都会选择来法院问,很多通过与法院工作人员的交流发现并不需要起诉,然而又有一些胡搅蛮缠的人必须要法院立案。每天基本上都会有几个新立的案子,但是因为法院处理受理的案件,往往是先让双方当事人调解,能调解结案的最好,不能调解,其实也并没有多难解决,判决就可以,但是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目前,司法改革的一大重头戏在于降低法官数量、提高法官权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