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绣:与时代的邂逅.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绣:与时代的邂逅.doc

苏绣:与时代的邂逅   非遗产业想要更好发展,需要资源与跨界合作,让非遗走进生活,开发衍生产品,为大众服务。   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国宝”,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其作品若能够被当做国家礼物赠与国外贵宾,是一种莫大的肯定与骄傲。   对于“苏绣皇后”姚建萍而言,这种通过作品来让世界称羡似乎已经成为常态。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她的三幅作品被当作国家礼物送给多国国家领导人,“苏绣皇后”以对艺术的不断创新和追求给世人以惊艳。   事实上,从1996年为马来西亚总理创作的苏绣作品《马哈蒂尔》开始,姚建萍的作品已经数十次作为国礼由国家领导人赠予外国政要。   苏绣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在2006年前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视苏绣艺术为生命的姚建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姚建萍说自己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而传承与创新也贯穿了她整个苏绣艺术生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打出一个又一个惊叹号。   创新之路   姚建萍的故乡是苏州镇湖镇。相传这里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户户有棚架,家家会刺绣”。从母亲那里,她学会了将一根丝线穿进一枚绣花针的针眼,学会了“一绒分成半绒”,开启了自己的苏绣之路。   与家乡其他“绣娘”不同,姚建萍从一开始就不甘心只是做一个作坊或夫妻店,所以通过十年的尝试把各种针法融汇贯通,完成了传统技艺的传承。“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苏绣艺术的魅力。所以,在别的从业者纷纷开起了夫妻店的时候,我却成立了研究所,全身心地投入到苏绣的传承和创新上。”姚建萍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说。   姚建萍是幸运的,她说自己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苏州市木渎镇建设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便是真实的写照,“政府把苏绣当做支柱产业来重视,为苏绣提供展示和发展的平台,让我们创造苏绣的品牌,为我们这一批苏绣艺人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自此,姚建萍的苏绣作品开始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2015年8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女士和出席青奥会开幕式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夫人、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罗格夫人、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夫人、瓦努阿图总理纳图曼夫人、黑山总统武亚诺维奇夫人来到了南京博物院,共同参观并亲手体验了姚建萍刺绣艺术。彭丽媛在姚建萍的协助下,绣制了苏绣作品《丝绸之路――满载而归》中心大黑马的流苏飘带。除此之外,她还有多件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如英国女王、墨西哥总统、韩国总统等国外元首。   据悉,全苏州号称有10万“绣娘”,但真正技艺高超的却少之又少,大多数“绣娘”都生产着千篇一律的旅游产品。“曾经的苏绣一直停留在拿来主义,题材上要么是小猫小狗,要么就是花鸟,乏善可陈。”姚建萍深知,想要有所发展和提高,一定要有所创新。   早在2000年时,姚建萍便开启了苏绣的原创之路。除了针融百家的技艺突破之外,其在设计、题材等方面的突围,直接将苏绣引领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求新求变   “不断创新”是“非遗”人的追求,也是姚建萍刺绣艺术的灵魂。她努力尝试将书法的线条、油画的色彩、摄影的光影等多种艺术语言融入刺绣艺术之中,吸收各大绣种流派的特点,集大成于一体。她在其文章《心语》里提到,苏绣艺术要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模仿或复制,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不断提高与完善,通过新的表现手法提炼出生活中美与爱等元素,给刺绣原来的技法与形式注入新的活力,创作出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作品,记录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生活场景和历史画面。   “从2000年到2016年这16年,我们对于苏绣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是题材的创新,在题材上,时代赋予我们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像今天看到的代表作寓意和平的《百鸽图》,冀望和谐统一的《富春山居图》,都是时代和苏绣技艺紧密结合的产物。我们用苏绣艺术来诠释时代宏大的主题,这其中也凝聚了我们的理想。”   姚建萍向《中国经济信息》介绍,“我们陆续创作了反映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我爱中华》、为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献礼的《江山如此多娇》、颂扬一带一路战略的《丝绸之路》等一系列拥抱时代的主旋律作品,都诠释了苏绣的价值和艺术地位。”令姚建萍颇感欣慰的是,如今苏绣仍然在四大名绣领域名列前茅,并且作品已经跻身文化艺术的顶端进入国家美术馆和当代书画大家、雕塑大家的作品并列。   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像苏绣这样代表着中华文化繁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和创新。而传承就需要热爱它的人。在姚建萍看来,传承本身并不简单。   以苏绣为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州还有200个设计人员为刺绣服务,他们都是工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