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落叶果树卷叶蛾类害虫 一、苹果小卷叶蛾 (Adoxophyes orana Fisher) 通用名称为棉褐带卷蛾,但习惯上将在北方为害落叶果树的种类叫苹果小卷叶蛾,或远东卷叶蛾,其寄主有苹果、梨、山楂、桃、杏、李和樱桃等多种果树; 将在南方为害茶叶和棉花的叫茶小卷叶蛾。 ??? 1、为害征状 (1)卷叶为害:当幼虫为害叶片时,吐丝将2~3张叶片缀连在一起,在其中取食,将叶片吃成网状或缺刻。 (2)啃食果皮: 当幼虫为害果实时,只啃食果皮,果面出现大小不规则的坑洼,尤其是果、叶贴在一起时,更容易受害。 2、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6~8毫米,翅展13~23毫米,淡棕色或黄褐色。体黄褐色,前翅长方形,基斑、中带和端纹明显,中带由中部向后缘分杈,呈“h”形。前翅具两种类型,一种正常型,各种斑纹可见但不十分明显。另一种翅面鳞片呈鱼鳞网状丝纹,各种斑纹十分明显。 雄虫具前缘折(前翅肩区向上折叠)。 卵:??扁圆形,乳黄色,多粒卵常为30-70粒呈鱼鳞状排列。 幼虫:??体长13~15毫米。体翠绿色或黄绿色,整个虫体两头尖。头明显窄于前胸,大幼虫头黄褐色或黑褐色,幼虫性情活泼,一遇振动常吐丝下垂。第一对胸足黑褐色,具6根以上臀刺。 雄虫在胴部第6节背面具一对黄色肾形的性腺。 蛹:??黄褐色,长约10毫米。体弯曲呈S形,腹部第3—7节背面具两排刺,前排大而稀,后排小而密。腹末具8根短而粗的臀刺。 3、发生规律 在山东一年发生三代,鲁南地区发生四代。以小幼虫越冬。 春季当候均温达7℃以上时,(花芽膨大期)开始出蜇。 当候均温在12—13℃时(中熟品种苹果盛花期)为小幼虫出蜇盛期。 当出蜇率达到20%时,为全年防治的第一次重点时期。 此时小幼虫为害幼芽、花蕾及嫩叶,稍后卷叶。 幼虫有转叶为害现象,常常虫苞中无虫。 5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在最后转叶中化蛹,化蛹叶常为单叶,呈饺子形,可取食或不取食。 蛹期10天左右。 转叶化蛹期是全年防治的第二次关键时期。 在麦收前10-15天成虫羽化。成虫产卵一般需要70%以上的相对湿度。 一代卵产在叶片背面,个别也有产在果面上。卵期9—10天,于麦收前后孵化。 幼虫孵化后马上吐丝扩散,当孵化率达到70%时进行防治,是全年防治的第三次关键时期。 小幼虫先在老卷叶中,或将两片叶粘合在一起,或将叶片粘连于果面上,啃食果皮和叶片,也可在两果间啃食果皮。 幼虫取食18—26天后化蛹,蛹期7—8天。 第一代成虫于7月下旬—8月上旬发生。 第二代成虫于8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由于第二代、第三代世代重叠,对防治不利,因此全年防治应在早期。 第三代小幼虫于9月上旬以后发生,此代幼虫不仅啃食果皮,也在果面上扎许多浅的孔洞,常造成严重的损失,取食一个阶段后越冬。 近年来,该虫严重为害套袋水果,如苹果、梨等。 苹小卷室内饲养情况观察 本院 1992年 日期 总虫数 幼虫数 蛹数 成虫数 化蛹率 羽化率 5/3 41 36 5 0 12.2 0 5/5 39 27 12 0 30.7 0 5/8 35 19(6) 16 0 45.7 0 5/10 33 17(6) 18 0 54.5 0 5/11 31 11(2) 20 0 64.5 0 5/13 31 7(1) 24 0 77.4 0 5/15 31 4 24 3 87.1 9.7 5/17 31 2 22 7 93.5 22.6 5/18 31 2 18 11 93.5 35.5 5/19 31 2 16 13 93.5 41.9 5/22 29 2 5 21 93.5 72.4 注:括号内为害前蛹数,成虫于5月26日产卵。前蛹期为1—3天,蛹期为14天,卵期为9天。 4、预测预报 (1)出蜇期: 当累积出蜇率达到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