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博物馆十八大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对博物馆发展的影响及辽宁省博物馆
利用情况调研
学 院:信息学院
专 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 号:111405212
姓 名:
任课教师:
选课班序号:7
二0一四年四月
“改革开放”对博物馆发展的影响及辽宁省博物馆
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人就辽宁省博物馆的利用情况做此调研报告,报告涉及辽宁省博物馆的基本建设情况、发展现状、游客结构、功能效应、未来发展目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辽宁省博物馆的基本状况及其历史发展
(一)历史发展情况
辽宁省博物馆于1949年成立,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现位于市府广场东侧。原馆舍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2004年 11月12日,筹建六年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成立至今的60多年间,辽宁省博物馆在首创讲解员制度、率先摹制清宫散佚书画等方面作为先行者积累下了很多可资参考的经验。
(二)基本状况
1、发展现状
辽宁省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是辽宁最为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宣传展示机构。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并从3月1日起免费为公众开放。2009年被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藏品数量丰富、质量精湛、特色鲜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馆藏状况
通过实地调研,结合辽宁省博物馆的宣传手册。辽宁省博物馆藏品总量达12万件,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藏品分为考古、书画、雕刻、陶瓷、丝绣、服饰、铜器、货币、漆器、景泰蓝、家具、古生物、少数民族文物、甲骨、碑志等17类文物,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收藏体系,其中尤以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辽宁省博物馆展楼展厅总面积8531平方米,设12个展厅。按展示功能分为“基本陈设”厅、“专题陈设”厅和“特别展厅”。其中“专题陈设”厅定期展出碑志、货币、玉器等馆藏精品;“特别展厅”不定期展出国内及海外文物精品。基本陈列《辽河文明展》集合辽宁省内近五十年的考古发现,详尽介绍了辽河流域的文明发展。
3、场馆分布
辽宁省博物馆共有三层,其中第一层又分为3个部分,2个特别展厅一个中国古代碑志展厅;第二层由5个部分组成,2个特别展厅,1个明清玉器展厅,1个中国古代货币展厅,1个未成年人课外教育基地;第三层“辽河文明展”有5个部分,1个文明曙光馆,1个商周北土馆,1个华夏统一馆,1个契丹王朝馆,1个满族崛起馆。
二.辽宁省博物馆特色展览及假期特色活动
我们去实地调研的时间适逢将近五一小长假,亲眼见识到了辽宁省博物馆的特色展览及其群众互动活动。
主题特色展览
馆内常设展
①清宫散佚书画作品展
辽宁省博物馆素以历代书法、绘画作品收藏之富享誉海内外,藏品总量达5000余件,尤以晋、唐、宋、元书画珍品最为可观。《清宫散佚书画作品展》即是辽博根据馆藏书画珍品的来源特色而策划举办的一个品牌展览。
书法与绘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艺术品类,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由于古代封建帝王的重视和倡导,传世的历代书画精品多收藏于宫廷内府,至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59年),实现了中国古代书画精品的最后一次大集中。20世纪20年代,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将其中1200余件历代书画珍品盗运出宫。此后,这批书画随溥仪辗转到长春伪满州国皇宫。1945年8月,伪满政权垮台后,这批名迹或为溥仪所携逃,或被伪满溃兵所劫掠,史称清宫散佚书画。1949年7月,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建馆伊始,承担了搜集与保护清宫散佚书画的历史重任,至1952年底,陆续将散佚在东北各地的大部分清宫书画收入馆藏,从而成为清宫散佚书画的最为重要的收藏单位。
《清宫散佚书画作品展》是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策划举办的清宫散佚书画珍品汇展。从2004年11月起在展馆一楼,近900平方米的梁洁华书画馆内不定期分批次举办,展览集中了馆藏清宫散佚之唐、宋、元、明、清书画之精华,每次展出30-40件/组,题材广泛,品质精良,独特地显示出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中国历代帝王们寻求保存与承袭中国传统的迫切需求,反映了艺术与社会、以及各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