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
准确辨识词类活用,提高文言阅读水平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里一种重要的文言现象,我们平时可能更侧重让学生记忆和积累它们,而忽略了辨识词类活用方法的传授。正确辨识词类活用,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提高阅读水平。
在现代汉语里,不同词类的词在句中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它们在句子中的职务是相对固定的,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不同词类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及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可以表述为:
定语(名词、形容词、代词)+主语(名词、代词)+状语(副词、介宾短语)+谓语(动词)+定语(名词、代词)+宾语(名词、代词)
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作状语的是副词或介宾短语,谓语要由动词来充当。但是在古代汉语里,出现了名词充当状语来修饰动词,名词、形容词充当动词作了谓语等特殊的现象,这就是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如何判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句子成分,然后去分辨各个位置上的词是否符合语法规范。
高中课本中常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名词用如动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用如动词的时候,这个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加宾语,占据了谓语动词应该占有的位置。判定一个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首先应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定,看它的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和它构成了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如:
1.七十者衣帛食肉(《寡人之于国也》)
一般“衣”是名词,此处是动词“穿”。
2.微风鼓浪(《石钟山记》)
一般“鼓”是名词, 此处活用为动词“振动”。
3.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植”。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齿,本是名词牙齿,此处活用为动词”并列”之意。
5.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罾: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动词“捕捞”。
6.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
墓:动词,修墓。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活用为动词,游泳。
8.风乎舞雩 (《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
“风”是名词,此处为动词“ 吹风、乘凉”。
分析:
如果是两个名词相连,在古代汉语中,我们宁愿把前面的名词看成是动词,如1。一般情况下,一旦能够确定这个用作动词的名词在句子中的地位,确定了它的后面带有了宾语,就可判定这个名词用作动词了,如2、3。状语后面的名词活用。如4。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如5。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有可能活用,如6。能愿类词语“能、欲、可”等后面的名词活用,如7。介宾补语前面的名词活用,如8。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一)动词的使动
所谓动词的使动,一般指不及物动词的使动,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实行这个动作。如:
1.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亡:使(郑国)灭亡。
2.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闻:使(寡人)听闻 。
3.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活:使(之)活下来。
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从:使(百余骑)跟从。
分析: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时,它们所带的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使它具有了这种动作。
(二)形容词的使动
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
尊:使(长安君之位)尊贵。
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
远:使(庖厨)远离。
3.以愚黔首(《过秦论》)
愚: 使(百姓)愚蠢。
4.洁其居,美其服(《勾践灭吴》)
洁:使(房屋)洁净。美:使(衣服)美丽。
(三)名词的使动
1.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
生:使(死者)复生。肉:使(白骨)长肉。
2.赠谥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
荣:使(他们)在死后荣耀。
分析:名词使动,与自己的宾语产生的关系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活用的名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实行这个动作。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不是说使得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它具有了这种性质或状态。如: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
小:认为(鲁国)小。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美:认为(我)美
3.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劣:认为(促织)弱小。
(二)名词用如意动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者事物。如:
1.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鄙:以远地为边邑。
2.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侣:以鱼虾为伴侣。友:以麋鹿为朋友。
3.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襟:以三江为襟。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