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实验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标实验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和平建国事宜,如果你是毛泽东,该作何选择,理由是什么??? 战略决战(1948、9——1949、1) 最后胜利(1949.1——1949.10)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40万辆 20000副 180万 平津战役 88万辆 30.5万副 150万 淮海战役 6750辆 13800副 160万 辽沈战役 大小车 担架 民工 战役名称 人民的支持与中共什么措施有关?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40万辆 20000副 180万 平津战役 88万辆 30.5万副 150万 淮海战役 6750辆 13800副 160万 辽沈战役 大小车 担架 民工 战役名称 人民的支持与中共什么措施有关?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 分配土地。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 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颁布: 内容: 影响: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想一想: 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 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毛先生,您会打 麻将吗?”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 “晓得些,只是晓得一些。”刘斐问:“您是爱打 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 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 要平和也就行了。”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 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 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 何进攻性战斗。 请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争取 与国民党和谈? 提示: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 (1)北平和平谈判(1949.4) 背景: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 求和 ”声明。 为迅速结束,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结果: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3)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解放战争阶段划分 1949年4月 1948年9月 — 1949年1月 1947年6月 — 1948年9月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和对山东、陕北解放 区的重点进攻。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战例 时间 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战争胜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示意图 上海 江阴 湖口 南京 浙 江 安 徽 江苏 江 西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 ?  这是1955年美国 《时代周刊》封面,人 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 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 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 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 蒋的脸上是无奈,还是 失望? 第17课 解放战争 (1945——1949) 各地人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 人民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和平、民主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全国人民: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渴望和平、反对内战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 ……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材料一: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 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材料二: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

文档评论(0)

chenchen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