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防护用品违章
安全防护用品定义: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保护用品,直接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安全防护用品分类
(一)头部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口罩、焊接面罩、防护眼镜、防护耳塞、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
(二)身体防护用品:工作服、专业防护服(包括:避火隔热、防尘、防腐、防静电等)、绝缘服等;
(三)手足防护用品:防滑、防冻、防静电、耐油、耐酸、耐高温、绝缘等手套及鞋(靴)。(四)个人防坠落用品:包括安全带、速差自控器、缓冲器、安全自锁器、高空防坠器等
头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5.7.1 员工进入生产现场,必须穿戴符合现场安全卫生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5.8.1 劳动防护用品由于损坏、过期等原因不适合继续使用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
《生产现场作业人员准入标准》 5.7 进入生产区域人员,必须着工装,戴安全帽,生产现场不得吸烟,并遵守《电业安全规程》和漳山公司一切规章制度。
安全帽的正确佩戴、保存:
1.不能随意调节帽衬的尺寸,这会直接影响安全帽的防护性能,落物冲击一旦发生,安全帽会因佩戴不牢脱出或因冲击后触顶直接伤害佩戴者。2.使用时一定要将安全帽戴正、戴牢,不能晃动,要系紧下颚带,调节好后箍以防安全帽脱落。3.不能私自在安全帽上打孔,不要将安全帽当板凳坐,以免影响其强度。4.经受过一次冲击的安全帽应作废。5.安全帽不能在有酸、碱或化学试剂污染的环境中存放,不能放置在高温、日晒或潮湿的场所中,以免其老化变质。6.应注意在有效期内使用安全帽,植物枝条编织的安全帽有效期为2年,塑料安全帽的有效期限为2年半,玻璃钢(包括维纶钢)和胶质安全帽的有效期限为3年半。
图例1: 作业人员配戴安全帽损坏。图例2:安全帽过期。
图例3:安全帽未系帽带图例4:作业未戴安全帽
图例5:安全帽带未系紧
图例6:作业未戴安全帽
焊工防护面罩: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14.1.2 焊工应戴防尘(电焊尘)口罩穿帆布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手套,上衣不应扎在裤子里。口袋应有遮盖,脚面应有鞋罩,以免焊接时被烧伤。
《焊接护目镜面罩》4.2.2条规定:“面罩观察窗滤光片、保护片的尺寸要吻合,要有很好的固定装置,不能从缝隙中漏入辐射光;铆钉及其它部件要牢固,没有松动和脱落现象,金属部件不能与人体面部接触;前挂眼镜上下掀动要方便。”
图例1:焊接使用自制的焊工面罩图例2:焊工不戴安全帽
焊接作业未戴防护面罩和护目镜
护目眼镜
图例中作业人员未戴防护眼镜。
防护面具
《氨区安全管理标准》 5.2.1 氨区检修维护运行项目部必须为氨区作业人员配备以下安全防护用品:防氨专用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橡胶手套。
《氨区安全管理标准》 5.2.2 发电部要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管理,运行值班室内配备两个以上的完好有效的氨用防护面具、滤毒罐。并根据厂家提供使用资料定期进行更换,保证完好有效。
《氨区安全管理标准》 5.4.2 所有进入氨区人员禁止穿钉有铁钉的鞋和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服装。进入氨区前应关闭随身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交出火种,触摸消除人体静电装置。所有人员进入氨区必须进行登记,人员退出后必须关门、上锁。
氨气泄漏未戴防护面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3.5.9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3.10 油漆作业时,应保持现场通风良好,工作人员戴口罩或防毒面具,现场应做好防火措施。
消防正压呼吸器
身体防护用品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GB 26164.1-2010)第3.3.9条规定:“作业人员的着装不应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和可能卡住的部分,进入生产现场必须穿着材质合格的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禁止戴围巾,穿着长衣服、裙子。工作服禁止使用尼龙、化纤或棉、化纤混纺的衣料制做,以防遇火燃烧加重烧伤程度。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辫子、长发必须盘在工作帽内。作业接触高温物体,从事酸、碱作业,在易爆场所作业,必须穿着专用的手套、防护工作服。接触带电设备工作,必须穿绝缘鞋。”
因为一颗螺丝的高度有点问题,王某没停下机器,就直接伸手去调节。没想到,他敞开的衣服被正在滚动的齿轮卷住,整个人瞬间就被机器卷了进去。当工友反应过来时,他的右手已经被卷进了机器里,头部正好从两根间隔大约50厘米的横杆中穿过,紧贴在两个滚筒之间。千钧一发之际,工友关停了机器,王某侥幸保住了一命。
手足防护用品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附表E.1:绝缘手套应每半年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