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第三节 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二、传播与信息 社会信息的特质: 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 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 1.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具有典型的系统性,这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2.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群体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 4.组织传播 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5.大众传播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伴随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这个特点决定了社会信息系统比一般物理或生物信息系统更复杂,更具有不确定性,也更容易产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学的任务:必须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第三节 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 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马克思、恩格斯是把交往作为与生产力和分工同等重要的范畴来看待的。 生产和交往是有机的成对概念。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第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 第四,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 (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制约的一面以外,还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2)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 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传播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需要我们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 第二,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第三,研究传播学,要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出发。 扩展阅读 1.《精神交往论》 2.《传播学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