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性与存有--弥勒法法性分别与海德格存有论区分的对比研究
法性與存有--彌勒法法性分別與海德格存有論區分的對比研究
蔡瑞霖國際佛學研究第二期1992.12 出版頁329-376
頁329
楔子
如標題所示,本文要研究「法性」與「存有」的關連,以對比哲
學的興趣探討兩對義理區分的異同。何以選擇這樣的議題,必須先做
說明。
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對 Sein (存有, Being
)與 Seiendes (存有物區分,beings )的著名區分,是他整個哲學
的核心, 他自己稱之為「存有論區分」( ontologische Differenz
)(注 1 )。依海德格,能否出適當的存有論區分,即是能否發現「
存有的意義」之關鍵。 換句話說,不能就此區分將存有從存有物中揭
露出來, 讓它從存有物的存有樣態中顯現出來,就不能找到存有自身
!存有是由自身之彰顯而從隱蔽中顯現出來的。 然而,眾多存有物中
是「誰」和存有正面遭遇?唯獨人能夠如此。人作為 Da-sein (此有
, 在此存有),又是「在世存有」( In-der-Welt-Sein ),即不可
逃地與存有正面遭遇。 而且,人對存有物的無窮認識,再怎樣也比不
下其「存有理解」來得直接親切,這種理解是此有存在的根源。 因此
, 從自身存在處境來進行存有理解的是此有,面向存有發出問題的是
此有, 尋找存有意義的是此有,甚至遮蔽存有、揭露存有及遺忘存有
、領受存有的都是此有!何以此有能如此做為? 存有自身確能向人彰
顯和隱蔽存有自已的歷史, 但「人和存有是相互隸屬的」( mensch
und Sein sind einander ubereignet )(注 2 ),以是面對存有以
理解發問、尋找揭露和親身領受的,仍然是人(此有)。 所以非人莫
屬。 人的確是這世界裡「最主要的客人」了,它是存有所邀請來世界
裡饗宴對話的主客。 如何做一位稱職的客人?若回到本文的主題線索
,答案就是學會海德格所說的,向世界做出存有論區分!
以海德格哲學為主, 拿它來和東西方不同哲學對話,尤其是與德
希達、傅柯、維根斯坦、老莊道家、禪宗, 以至龍樹中觀學、智顗天
台學等,對話的成果已經豊富無比,複雜極了。 雖如此,本文仍想添
綴一塊補丁:從彌勒( Maitreya-naatha, 約四世紀)「法法性分別
」的概念,來對比於海德格的存有論區分。 為甚麼不選擇其它的對比
項(注 3 ),而要選擇初期瑜伽行唯識學的論師彌勒所撰的一部小論
,《辨法法性論》( Dharma-dharmataa-vibhaaga )裡的這個區分,
來和存有論區分對比呢?簡單地回答,是因為兩者在義理上有「本質
類似性」( essntial simianity )之故; 複雜地回答,容本文最後
再來回顧。
頁330
彌勒在這部小論(注 5 )中,將雜染的一切法(法)與清淨的真
如(法性)做出根本區分。 粗略地說,真理觀上的法與法性的分別,
也即是世界觀上的生死世間與涅盤境界的分別。 就「真理」( satya
,諦性)而言,這一分別在說明「法有諦性,法性也有諦性」。 此中
, 法的諦性決定此生死世間一切法的生滅流轉現象,法性的諦性則決
定彼涅盤境界之不生不滅的真如實相。「諦性」是依中觀用語而說的
。 法的諦性接近於「俗諦」( sa.mv.rti-satya,世俗諦)的觀念和
特性,法性的諦性接近於「真諦」( paramaatha-satya,勝義諦、第
一義諦)。 瑜伽行唯識學的論師,在發揚佛陀說法對治世俗外道之邪
見的動力上,是和中觀學者沒有不一致的。 但「真俗相即」的中觀立
場,並沒有就世俗的興趣來開展真俗之間的關係。 要把緣起的道理引
用到對諦性在實相與事相的開展上,這就需要藉助瑜伽行「三性說」
( tri- svabhaava )來補充,這是值得注意。
真諦和俗諦之間的關係如何確定,一直是中觀及唯識學者的共有
課題。但更特別地,唯識學者以「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ava)
為中心, 來兼攝那呈現為世俗煩惱的「遍計執性」( parikalpita-
svabhaava)及通往解脫之路的「圓成實性」(
parinispanna-svabhava ),這兩者間的真實關係。 簡單說,依唯識
學言, 俗諦以「非實」的「遍計執性」為特性而顯現為「似有」,若
能去掉此非實而似有之執, 了知此諦性之限制所在,就能讓真實的「
圓成實」特性如實地顯現。 真俗之間的這種關係,及其出離俗諦、悟
入真諦的可能性(即轉依的可能性),亦不過就是「依他起」的特性
,亦是「緣起」( pratituasamutpada )的道理。在這項基本理解上
, 探討彌勒對「法法性分別」的內容,即反應出此真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G╱T 3655-2012 紫外光(UV)固化木器涂料.pdf
- 人民警察警示教育观看心得.docx VIP
- Q-GDW-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范.pdf
- 外教社2023中国文化英语综合教程 上册 Unit 3 PPT课件(试用版).pptx
- 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考试题.docx VIP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大小》教学说课研讨课件复习.pptx VIP
- 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竞赛题及答案.doc VIP
- 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建设方案.pdf
- XX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习的实施方案.docx
- GBT 50034-202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