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doc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摘 要: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体现其主体性。本文以目的论作为指导,探讨了《游走在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重点分析译者主体性在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具体体现,探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的读者的期待视野,积极发挥其主观主动性,翻译出优秀的作品的重要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目的论 词汇层面 句法层面   目的论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弗米尔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目的论中有三个重要的法则,即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   其中目的性法则是最核心的,指翻译目的决定着翻译过程中的翻译行为。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的诸多主体性要素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不容忽视。目的论为译者主体性的阐释提供了理论依据。   方柏林中译本《游走在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充分发挥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很好地再现了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赛珍珠的生平,能激励中国青少年学习。在译本中,作者主要采用了归化的文化策略,使译文向目的语读者――中国高等院校的低年级青少年学生靠拢。在词汇方面,译者大量使用了四字结构、叠词、汉语的俗语和谚语,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赛珍珠在中国生活长大的经历,让中国青少年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领略到中国文字的优美;而且在句法结构方面也不拘泥于原文的限制,进行了灵活地调整,有利于目标语读者接受。本文将从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来分析方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译者主体性在词汇层面的体现   方译本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结构,主要为了使译文更具可读性,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视角,更好地再现赛珍珠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国的现状。由于译者扎实的双语基本功,这些四字结构不仅非常生动形象,而且非常忠实于原文。除此之外,译本中还使用了很多叠词和本土化的文化负载词。   (一)叠词的使用   在方译本所使用的大量四字结构中,有不少是叠词,有一些叠词是由原文中某个词拓展而来的,有一些叠词是由短语转换而来的,这些叠词的使用均给译文添加了文化色彩,增加了美的享受。   第2章讲述赛珍珠小时候一家人在长江边上生活的场景,其中描写当地场景的一段就充分体现了叠词的创造性运用。   (1)Life in the cities could be hectic and crowded for people used to a West Virginia farm.   译文:和平静的西弗吉尼亚农场相比,城市里头总显得匆匆忙忙、熙熙攘攘,叫人一下子习惯不了。   在此句中,两个形容词hectic,crowded被译成了两个四字结构的叠词,“匆匆忙忙,熙熙攘攘”,意思非常忠实于原文,而且用这种四字叠词重复的现象,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更能突出赛珍珠母亲内心的反差,怀念自己的家乡,不太习惯中国城市的生活。   同一段中,描写长江里汽船、渔船的情景,译者将一些短语如“of different sizes”“traveled up and down”,转换成了四字叠词结构“大大小小”“来来往往”,非常对称,增强了可读性。关于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亮闪闪的卷发”“吵吵闹闹”“起起伏伏”“摇摇晃晃”“翠蓝翠蓝”“坦坦荡荡”“毛茸茸”等等,无不体现了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二)本土化词语的使用   由于本书是记录赛珍珠的生平,所以很多场景都是讲述了她在中国生活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再现中国当地人的生活状况,作者把大量英语的词汇译成了汉语本土化概念的文化负载词,更容易为中国的目标读者所接受。   如第3章出现了“reluctantly”,主要是讲述了赛珍珠犯错误后,园丁老刘不愿意向赛兆祥说明真相,怕珍珠受惩罚。第六章有个短语“paid the money grudgingly”形容珍珠的奶妈随珍珠一家避难到上海时,去街市买菜,嫌菜贵,想要帮珍珠家省钱,付钱时嘟嘟囔囔不痛快的样子。此两处的意思接近,均被译成了“一百个不情愿”,非常形象生动,具有中国本土化的特色,体现了珍珠家仆人的善良和衷心。   书中有很多关于慈禧太后的介绍,其中提到慈禧担心洋人对她的统治产生威胁的时候有一句“or her family would lose the throne”,在这里“throne”意思是王位,宝座,王权。在译文中,方柏林先生处理成了“否则自己家族的江山怕也难保”。因为在中国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成语,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爱江山更爱美人”,所以“江山”意味着王权,统治,将“throne”处理成“江山”而非“王权”“宝座”等,更符合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   在书中介绍珍珠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