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课件专用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庸课件专用课件

过犹不及 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宋时秦桧的私人办事密室“一得阁”落成,广州守臣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当接到那卷地毯时,聪明而狡猾的秦桧想到,他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中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过多久,送地毯的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中庸原则 过犹不及 无适无莫 不狂不狷 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若即若离…… 《论语·尧曰》:“允执其中”: 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处。 《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孔子在其言行中体现着中庸之道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 有关“和”的熟语 家和万事兴(家庭) 协和万邦(外交) 和气生财(生意) 和衷共济(事业) 政通人和(政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 * 中庸之道 (第一课时) 中庸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为德也,其至[达到极点]矣乎!民鲜[少]久矣。 中:折中、适当、不走极端,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 庸:《说文》解释为“庸,用也”,所谓“运用适度”; 《尔雅释诂》解释为“常”,所谓“适为常道”; 郑玄把两者结合,认为中庸即“用中为常道也”。 中庸的精神实质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有人认为“中庸”是 “无原则”、“和稀泥”、“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顾左右而言他”、“投机混世” 等贬义的代名词。认为这是一种“混世学说”、“折中主义”,对此你认同吗?为什么? “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孟子.尽心下》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能否联系社会生活举一下例子? “好好先生”出自明代冯梦龙编著的《古今谭概》。史书记载,后汉司马徽素不谈人短,凡与人语,无论善恶美丑皆言好。曾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陈子死,答曰:“亦好。”妻责之:“何闻人子死,反言亦好?”微曰:“如卿之言,亦大好。”“好好先生”因此得名 。 唐代有个文学家苏味道,官居相位,处事圆滑,人称“苏模棱”。他对人传授其处世经,叫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孔子自誓云:“宁为狂狷,无为乡愿。” “批评别人,就说不爱护自己,不注意身体健康;自我批评就说工作上有时求稳,有时急躁;有的同志实在想不起来,就说个你不注意个人卫生这样的意见。” (济南市委书记姜大明同志在听取某市工作汇报时,就“征求意见”发表了上述感慨。 《人民日报》) 2002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阐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不仅有利善待友邦,也有利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请联系生活实际,从交友处世、人际关系等角度谈谈“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你的生活有何启示? 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因此,真正的君子或许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这也便是“和而不同”的境界所在。 *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