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传统文化,让校园文化更接地气.docVIP

追寻传统文化,让校园文化更接地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寻传统文化,让校园文化更接地气.doc

追寻传统文化,让校园文化更接地气   巍巍戴云山,充满着神秘;悠悠?合?水,流淌着欢快。山水相连处,树木掩映中,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若隐若现。这里,教师惬意地享受着教育的阳光;这里,学生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雨露。为什么一所名不见经传、刚刚诞生四年多的学校,师生的脸上挂着自信、阳光的笑容,学校先后被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特色学校”、省教育厅评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这得益于尚思小学弘扬传统文化,秉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办学理念的践行。   一、文化理念――撒下一颗种子   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麓、总面积2232平方千米的德化县,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早在宋元时代,德化瓷器就成为泉州“海上丝瓷之路”的重要商品。1988年“德化屈斗宫窑址”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德化县又荣获“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瓷城的大街小巷,处处散发着古韵“瓷香”。东边有演绎着祭祀文化的祖龙宫、屈斗宫古窑址以及当代国际陶瓷艺术中心“月记窑”;西边有号称德化陶瓷产品“大观园”的陶瓷街;南边有矗立着巨型瓷雕“渡海观音”的瓷都广场;北边有德化陶瓷博物馆、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及全长4.7千米的陶瓷文化景观长廊等。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说,“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母乳’,从小吃‘母乳’,公民才能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温暖和亲情,感受到祖国母亲的伟大,才会更加热爱祖国”。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着浓厚的文化因子。一所学校理应寻求一种地方文化渊源作为文化发展的依托。否则,这就使得学校在依托深厚的地域文化、丰富的乡土资源来打造校园特色文化方面出现了割裂和断层。   闽南人历来就有“爱拼才会赢”的禀性,“崇文尚德、包容善化、传承创新、敢拼敢赢”的德化精神更应成为推动瓷都教育工作者传承、创新的动力之源。反之,就如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感叹:时下,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之困,德化陶瓷技艺也不例外。只有对陶瓷技艺的传承,文化内涵的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   校园文化产生于民族文化的背景中,也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土壤。校园文化离开了地域文化,就没有其生存的土壤,就会失去个性。   为此,尚思小学立足瓷都,以“弘扬陶瓷文化,培养瓷都接班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知瓷”“学瓷”“会瓷”“爱瓷”为着力点,让学生在“以瓷塑德”、“以瓷促智”、“以瓷健体”、“以瓷孕美”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全力打造陶艺品牌,彰显特色文化,提升办学品位。   二、校本课程――打开一扇窗户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实质就是培植校园文化特色的土壤,也是突破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难点。   为了传承陶瓷文化,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尚思小学开辟了陶艺课程,并确定为办学特色项目。具体而言,一是筹建了800多平方米的陶吧。内设手拉坯、彩绘、泥塑、电窑烧成、作品展示五个区域;设计德化名片、陶瓷历史、名家名瓷、生产流程、陶艺技巧五个宣传专栏。二是开发“陶艺”教材。出版贯穿德化陶瓷历史、陶瓷知识、陶瓷技法、名家名瓷等内容的《陶艺》校本教材,为开设“陶艺”校本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纳入课程管理。从一年级开始,每周上一节陶艺课,让每一位学生从小接受陶瓷文化的熏陶。四是邀请名师献艺。学校还经常邀请校外知名陶瓷艺人进课堂讲课,现场传授陶艺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认识陶艺,是美的化身,它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作品无不蕴含着美的元素,透露出美的情趣,欣赏陶艺作品可以使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在这样的课程学习和体验中,学生不但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陶艺知识,掌握了基本的雕塑技能,还在创作中激活了思维,升华了情感,净化了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品格,润泽了生命。   三、多元活动――激活一江春水   学校的精神活动家园是学生心灵的阳光驿站。阳光足不足,要看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   1.参观学习增感受。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实地考察――参观德化陶瓷博物馆、屈斗宫古窑址,进瓷厂参观学习,拜访瓷雕泰斗邱双炯先生,欣赏陶瓷瑰宝,等等。这样,从中感受到家乡陶瓷制作的悠久历史,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烧制陶瓷的方法,欣赏各个时代的陶瓷作品,认识其代表人物。在德化陶瓷博物馆,了解了一代宗师何朝宗作品的特点:格调高雅、肃穆大方、不施彩色,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质地美而独擅瓷坛;知道了清末民初以捏瓷梅花见长的艺术大师苏学金、民国时期以五百罗汉瓷雕大群像传世的许友义、当代许多杰出的瓷雕工艺大师:许兴泰、苏清河、邱双炯和一批瓷坛新秀。在陶瓷厂,了解泥土成份――瓷土加工――瓷器成型――成品加工――瓷器包装。通过参观,学生身临其境,领悟到陶瓷的独特魅力。   2.搭建平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