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谓语动词的解题技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谓语动词的解题技巧.doc

非谓语动词的解题技巧   非谓语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语法项目中的难点。很多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灭这只拦路虎,但是却收效甚微。也许是受了汉语的影响才导致他们无法记住和理解非谓语动词的用法。那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个语法呢?今天我就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所总结的解题步骤。   一、分析答案,找出意图   当我第一次对学生说标准答案一定在选项A、B、C、D中时,引来了学生一阵窃笑,但经过解释以后他们也不得心服口服。通过看选项,我们才能知道出题者的意图,才知道如何解题。非谓语动词的第一步就是分析选项,主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确定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二是确定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关系。只有对答案分析到位,我们才能找到解题的钥匙。看以下例题:   例1.(2014 四川)The manager was satisfied to see many new products ________ after great effort.   A. having developed B. to develop C. developed D. develop   例2.(2014 天津)Clearly and thoughtfully _______,the book inspires confidence in students who wish to seek their own answers.   A. writing B. to write C. written D. being written   例1中选项A、B表示主动,选项C表示被动,选项D则为动词原形,例2中选项A、B表示主动,选项C、D表示被动,由此可以推断出出题者意图是考查非谓语动词的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二、确定逻辑主语,判断语态   当我们确定出题者的意图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逻辑主语,只有这样才能对主动还是被动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如何易如反掌地找出逻辑主语呢?根据对大量习题的分析,我总结出逻辑主语的位置有两个,一是横线前的名词,二是句子的逻辑主语。看以下例题:   例1.(2012 山东)After completing and signing it, please return the form to us in the envelope_________.   A. providing B. provided C. having provided D. provide   例2.(2014 江苏) Children, when ______ by their parents, are allowed to enter the stadium.   A. to be companied B. to company   C. accompanying D. accompanied   例1中的逻辑主语是envelope,由此可以判断和provide之间的关系为被动,例2中的逻辑主语是children,由此可以判断和accompany的关系为被动。当我们找准了逻辑主语,判断主动还是被动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找准关键词,分析时态   在确定了主动被动之后,我们接下来要考虑动作发生的时间,也就是时态,这就要求我们找到解题的关键词,也就是关键的时间状语或者谓语动词,从而判断出动作发生的时间及所用形式。看以下例题:   例1(2013 全国)I got to the office earlier that day, _________ the 7:30 train from Paddington.   A. caught B. to have caught C. to catch D. having caught   例1中选项A、B、C、D均表示主动,由此推断出题者的意图也是考查时态,抓住关键的时间状语that day和谓语动词got to,可以推断出两个动作的先后关系,由此可知答案是D。   四、牢记非谓语动词所充当的成分   掌握非谓语动词所充当的成分也是难点之一,我总结了一个口诀方便学生去记忆:不定式是老大,六种成分都充当,目的原因结果要牢记;动名词排第二,主宾表用得上;两分词不相让,表定状补争亮相,done表状态不要忘;having done别忘记,做状语表先后。这个口诀总结了一定的考点。每次在做练习时让学生反复背诵,加强记忆,对于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以上只是我的粗薄之见,肯定有着一定的不完善之处,但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所收益,同时在练习中真正领悟解题步骤,做到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拿下这只拦路虎。   编辑 鲁翠红 3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