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骆驼上大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骑着骆驼上大学.doc

骑着骆驼上大学   骆驼驾驶证和学生证   ?枳罱?,微信朋友圈里有一条很火热的文章叫做《每一个兰大人心中都有匹骆驼》。   这是同学们对学校地处西部、条件艰苦的一种善意自嘲,   但也反映了大家对兰大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宝贵品质的高度共识……?樘ㄏ抡粕?如潮。   这是兰大校长王乘在二零一五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题为《坚守兰大人的品质》。   没过多久,校媒开始总结?瓒?零一五兰大关键词?椋??杪嫱咋椴桓褐谕?遥居榜首。兰大人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兰大“骆驼”窜红朋友圈   是什么让“骆驼”成为了兰大的校园文化符号,甚至驮着朋友圈走进了校长致辞?这事儿,还得从一年一度的报考季说起。   每到一年报考季,各个高校的贴吧里都是热闹非凡。学弟学妹问题层出,学长学姐热心回答。不过,一向以孤独、低调著称的兰州大学,由于“隐蔽”在祖国西北,它的贴吧里真是奇葩问题层出不穷――   学姐,兰州的省会是甘肃吗?   学长,在兰州读书会因为缺水不能洗澡吗?   学姐学长,你们会每天经历沙尘暴吗?   ……   别笑,这些还都是比较正常的,提出率最高的,还属那个每年都要登场的“终极问题”:兰大学生上课真的是骑骆驼吗?   2015年的报考季,兰大学子照例被这些问题狂轰滥炸,但身经百战的他们渐渐从困惑不解到忍俊不禁,然后见怪不怪了,最终干脆直截了当地回答:“对呀对呀,虽然沙尘暴很多,但我们兰州省的学生为了省水一年洗一次澡,至于上课,确实要骑骆驼,但是!骆驼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骑的……”   于是,就有人晒出了和骆驼的合影,以及,“骆驼驾驶证”。   当然了,第一本“骆驼驾驶证”是用学生证P出来的,但后来江湖流传的,则是货真价实的――有商业头脑的小伙伴定做了一大批在校园出售,五块钱一个,送货上门。   哦,言归正传,光有证还是不够的,有血有肉的亲身经历才有说服力。没多久,有关骆驼的段子便迅速霸占了兰大人的朋友圈――   “当年考了两次才考下骆驼驾驶证,第一学期都是蹭同学的骆驼,说多了都是泪啊。”   “一张校园卡又要买饭又要买草料,每到月底就纠结:是先喂饱自己还是先喂饱它?”   “今天四级考试,一大早骑骆驼去天山堂考试,乌云蔽日,黄沙弥漫,平日里半个小时的驼程足足走了七七四十九分钟,差点迟到……”   ……   更有戏剧效果的则是朋友圈的评论,外校小伙伴看着有图有真相的骆驼往事,惊恐回复:原来是真的啊,开始还以为你开玩笑呢。   随后,“骆驼驾驶证”办理流程、考证注意事项、“我与骆驼的故事”征集等纷纷登台亮相,一时间,在兰大人的朋友圈里万驼奔腾。   校友“骑”骆驼,忆青春   骆驼刷屏,不仅靠段子,大篇的文章也顺势而出。   由段子变成文章,最初执笔的是2001级毕业生姚帆。2015年,离开母校十余年的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7月份,他闲暇翻看朋友圈时,觉得骆驼话题很有趣,便着手写了一篇《每一个兰大人心中都有一匹骆驼》。文章里说:为什么是骆驼,不是拉面成为兰大人感情的寄托?我想是因为拉面太常见了,不够神秘,格调也不够高。很多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问我,这个骆驼驾驶证是真的吗?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我想它是真实存在的,它是我们青春的驾驶证!而骆驼,是我们青春的骆驼。   随即,这篇文章又率领一众兰大牌骆驼形成了刷屏之势。   在姚帆眼里,兰州不仅仅是他求学过的地方,更是一种流动的血液,有一种不可分离的感情。他在文章里写兰州:在很多没到过兰州的人眼中,兰州就是一个不毛之地,或者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兰州人要使一样兵器的话,它一定是刀。刀实在,不像剑那么飘逸,这符合兰州人实在的性格。这个城市,曾经繁华过,曾经落寞过。   这种情愫已经融入了姚帆的血脉,成为一种情不自禁的延续。几年前,姚帆给自己的儿子名叫“天来”,取意“黄河之水天上来”;2015年女儿出生,取名“天夏”,“夏官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所在地)的夏。在他的生命里,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这所远在西北小镇的大学,有着绝对至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他写作这篇文章只是觉得有趣,“没想到会这么火”。“骆驼能引起兰大人的共鸣,是因为触摸到了我们心灵的柔软处,所以说,这是一匹青春的骆驼。”姚帆说。   其实,不仅仅是姚帆,兰大的这匹骆驼,在那段日子里引发了众多校友对母校、对青春的回忆。关于骆驼的段子,从在校生的朋友圈蔓延到了毕业校友们的生活中。   “记得报到的那天,师兄骑骆驼来接我。好不容易爬上驼背,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我太胖了,骆驼老是绕八字……”   “我们上学那阵子,骆驼已经比较普及,但因为那时经济条件差,我骑的是单峰骆驼。现在估计满街都是双峰驼,大排量。那时,学校里还有专门的骆驼4S店和停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