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铁道工程讲解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轨道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4年9月
电子邮箱:yxf@tongji.edu.cn
联系电话叶霞飞
参考书籍
1.姚祖康、顾保南.交通运输工程导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叶霞飞、顾保南.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顾保南、叶霞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毛保华等. 城市轨道交通,科学出版社,2001
5.叶霞飞、顾保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主要内容
1.轨道交通的定义与基本类型
2.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3.轨道交通的系统构成与知识结构
1.轨道交通的定义与基本类型
轨道交通定义:车辆依靠动力驱动沿固定
导轨运行的一类交通系统
轨道交通的基本类型
2.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铁路萌芽于16世纪欧洲的采矿业,当时为解决矿石运输问题,制造了木制轨道,由人力或畜力拉着矿车沿木轨行走。
轨道交通的起源
木质轨道磨损太快,于是就在木轨的外侧蒙包上一层铁皮,对磨损稍有减缓,但效果仍不理想;
随着生铁价格的下降,人们就用生铁熔铸的轨道来替代木轨;
当冶炼技术进一步提高之后,现代的钢轨就正式诞生;
1803年,世界上首条公共铁路在伦敦开通,铁路上的有轨车由马牵拉,该铁路仅用于运输货物。稍后几年,第一条用于商业载客的铁路在南威尔士的奥伊斯特茅斯开通,但仍由马牵拉;
轨道交通的起源
1712年由英格兰人托马斯.纽可门(Thomas Newcomen)设计制造了首台蒸汽机,此后经过瓦特(James Watt)等人的改进,为蒸汽机车的诞生作了技术的铺垫;
1814年英格兰人斯蒂芬逊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但在行驶中振松了机车上的螺丝,并振坏了路轨。他毫不气馁,重新设计、不断改进;
1825年9月27日,他自己驾驶着“运动号”机车,拉着20节客车车厢和6节运煤车,完成了人类第一次铁路客货试运列车,最高速度达到24km/h。1830年修通了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总长为64km的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客货混运干线,为现代铁路建设拉开了序幕。
轨道交通的起源
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中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铁路便收归国有。由于战争的破坏,旧中国留存下来的铁路能勉强维持通车的仅剩约10000km。仅1949年由铁道兵和铁路职工共修复铁路8278km,其中桥梁2717座。到1949年底,基本修复了大陆上的主要铁路干线,全国通车里程达到21810km。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铁路干支线6179.8km,在第三、四两个五年计划时期正值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建成了成昆、贵昆、湘黔、京原等干线铁路5669km,支线3577km,第二线1259km,到197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5992km。中国铁路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前行。
成昆铁路
纽约联合国总部陈列着被评为联合国特别奖、象征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三件礼物,它们一起代表了人类在20世纪创造的三项最伟大的杰作!
一件是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来的月球岩石
另一件是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
排在三件礼物特别奖首位的是来自中国高1.1m、宽1.95m、由140个人用了8颗象牙精心制作的成昆铁路象牙雕塑。
成昆铁路在穿越大渡河畔的凉山区时,有条地质裂缝叫老昌沟。沟的两侧山壁陡峭,直插云天,沟深200m,宽50m,沟里云飘雾绕,世人称为一线天。
下图是成昆线上跨度为54m的一线天铁路石拱桥,桥头两侧与隧道相接,此桥迄今仍是铁路石拱桥之最。在当时施工条件非常差的情况下,其主拱施工仅花了99天时间。
成昆铁路在海拔2244m处建成了当时我国最长的沙木拉达隧道,长6379m(参见下图)。
同时建成的峨眉至乌斯河间的关村坝隧道(长6107km)创下了20世纪60年代双口月成洞673m的最快施工速度记录。
大瑶山隧道
隧道长度为14.295km。自然条件非常困难,在线路勘测期间,为了解决运输困难,甚至采用直升飞机将钻机从空中吊运到工地,工程建设的困难可想而知。
隧道的施工机具采用国外进口的大型四臂液压台车,实现了开挖、运输、衬砌三条机械化作业线。
大瑶山隧道的建成使我国打开了修建10km以上铁路隧道的大门,它当时位居世界铁路特长隧道的第10位。
铁路列车的全面提速
1990年10月广深线160km/h行车项目正式立项,1994年12月22日广深准高速铁路通车,从此我国第一条时速160km/h的准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1997年4月1日零时,中国铁路第1次大面积提速开始实施,拉开了铁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